中國地形圖上,三江之源的玉樹,高程色階是一片令人揪心的紫紅色。
玉樹地震災區,地處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空氣含氧量只有平原地區的60%左右。在這里,人員空手緩行,也相當于在平原負重疾走……
然而,在這片土地上,馳援災區的12000多名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已經連續奮戰了7個晝夜!
玉樹作證,人民子弟兵挺立高原,連續奮戰,彰顯鐵骨雄風!
日夜兼程 動若風發
14日晚8時,一架伊爾-76運輸機經過3個多小時飛行,把由北京軍區某工兵團60名官兵和武警總醫院30名醫療隊員參與的國家地震災害救援隊,運抵玉樹機場。
他們,是我軍第一支遠程趕赴災區的專業救援力量。
剛下飛機,高原反應襲來,一些官兵哇哇地嘔吐。沒有片刻休息,當晚22時,救援隊就趕到了結古鎮,官兵餓著肚子迅速趕往3個作業點展開救援。
22時55分,一位42歲的藏族同胞被官兵成功營救。此時,距救援隊抵達災區還不到1個小時……
夜風呼嘯,余震不斷,高寒缺氧。蹲著、跪著、趴著……官兵們在狹窄的空間連續搶險,大口喘氣,嘴唇發紫。但是,時間就是生命,他們沒有一個人坐下休息。
14日10時,地震發生2個多小時后,青海省軍區獨立團官兵集結完畢,向玉樹進發。時間緊迫,每名官兵只發了一點面包,一瓶礦泉水。
15日凌晨2時,官兵趕到結古鎮。14時,該團一個連成功救出10多名藏族同胞。兩天后,他們又馬不停蹄來到玉樹機場轉運抗震物資和傷員。
截至20日上午,他們從廢墟下搶救出幸存者19名,搶運傷員千余名,搶運救災物資逾500噸。7天7夜,官兵很少休息……
地動山搖,災區就是戰場。官兵完全是按戰爭的標準和要求行動的。
地震發生時,蘭州軍區323醫院10名參加國際維和醫療隊的隊員剛從非洲歸來,便接到命令趕赴玉樹。抵達災區當天,他們就救治了360多名傷員。
14日10時55分,武警8650部隊某部接到命令,600名官兵跨越日月山、巴顏喀拉山,晝夜兼程趕赴玉樹災區。
災區,滿目瘡痍,車輛受阻。“徒步前進!”官兵扛起救災器材跑向任務區。5公里的路程,他們僅用了半小時。15日13時,一名被壓在廢墟下的藏族老人被他們成功救出。
17日上午,“72小時救援黃金期”即將結束,該部官兵仍沒有放棄。8時,他們成功救出一名被困婦女。
遠方,默默俯瞰的雪山將永遠銘記——
震后72小時里,解放軍和武警部隊官兵從廢墟下成功救出1200余人,轉移受災群眾4300余人。
爭分奪秒 不休不眠
兩眼通紅,嘴唇干裂,全身滿是塵土,手上血印密布……在玉樹,這是搶險官兵共同的形象。
17日9時20分,一幢倒塌的居民樓里傳來呼救聲,一名中年婦女大腿被橫梁緊緊壓住。“趕緊救人!”10名武警戰士找來10多根木椽,將搖搖欲墜的墻壁支撐起來。受困者被救出,幾名戰士的肩頭卻已是血肉模糊……
天欲墜,賴以柱其間!
搜救生命爭分奪秒,搶救傷員同樣刻不容緩。15日,在玉樹州體育場,解放軍第四醫院護士長宋海燕為8歲的藏族孩子才讓拉毛輸液時,雙眼蒙著紗布的小姑娘一把抓住宋海燕的手哭喊:“媽媽!”
宋海燕流著淚,連連應答。這支抗震醫療救援隊的隊員自14日中午趕赴玉樹以來,已經連續幾十個小時不休不眠。
這些天,迷彩帳篷里的無影燈下,軍隊醫護人員晝夜搶救傷員。第二炮兵醫療先遣分隊,一上午連做9臺手術;第四醫院護士田敏用沙啞的聲音告訴記者:“累啊,累得連高原反應都感覺不到了……”
官兵連續奮戰,與死神賽跑。境外媒體如此報道:“救援人員累到麻痹!”
17日清晨,結古鎮氣溫降至0攝氏度。青海省軍區獨立團二營藏族教導員賈郎拉太和192名官兵,又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
15日凌晨3時,該團官兵經過16個小時的摩托化行軍來到結古鎮,立即趕往廢墟。經過官兵4個多小時的奮戰,4名被埋群眾脫離了險境,賈郎拉太雙手被磨得血跡斑斑……截至16日16時,該團官兵從廢墟下先后救出傷員19人。
“全團官兵到現在都沒顧得上吃一口熱飯、喝一口熱水,連炊事員都全部上陣救人了。”團長王波濤告訴記者。
“來,聽我口令,大家一起用力,1、2、3……”在玉樹龍達路的一片廢墟上,武警8653部隊某連連長姬曉軍,帶領全連官兵連續奮戰了33個小時。
這33個小時里,姬曉軍唯一的休息時間就是蹲在地上啃方便面。搶救出一名50多歲的婦女后,他兩腿一軟,累癱在地上……
不畏艱險 一往無前
名山之宗、江河之源、歌舞之鄉……玉樹,曾經是個優美靜謐的地方。
大震之后,國家地震局通報:玉樹地震斷層地下破裂長度約60公里,僅露出地表的斷層總長度就有19.7公里!
天塌地陷,道路中斷,災區群眾把目光投向天空中的生命通道……
玉樹大地震發生后,人民空軍出動8架伊爾-76運輸機,將救援人員、物資源源不斷運進災區,又將傷員安全送抵成都、西寧、西安、格爾木。
高原飛行,危機四伏。據介紹,在高原稀薄空氣中飛行,飛機發動機會發生“喘震”現象。機翼下,皚皚雪山直指機腹。
飛機降落,又是一個險關。玉樹機場跑道只有3800米,由于空氣稀薄阻力小,飛機降落時速與內地相比,要快得多。剎車過早,飛機容易爆胎;剎車太晚,飛機又容易沖出跑道……
迎險奮戰,參加抗震救災的飛行員大勇彌天!據統計,從14日18時到15日3時,空軍飛機在玉樹機場起降20架次,超過了玉樹機場平時一個月的飛機起降量;僅16日當天,空軍飛機就在13小時內起降26架次……
夕陽西斜,一個險情又從前方傳來:玉樹機場沒有夜航燈光設備!
空軍抗震救災指揮部決定,從成空某場站緊急調派3臺燈光布設車趕往玉樹機場。兩個多小時后,一架伊爾-76運輸機在導航燈光的照射下呼嘯升空。
這次飛行,首開空軍運輸機部隊在高原復雜條件下夜航先河!
一波剛平,一波又起。航空管制部門發出警告:玉樹機場附近空域救災飛機起降密集,存在雷達盲區,易發生飛機相撞危險。
空軍抗震救災指揮部立即向雷達某團下達命令:迅速組成機動雷達分隊,擔負雷達情報補盲任務。4月15日,該團18名官兵急行軍近700公里,于當日20時許抵達指定地點。21時,雷達陣地展開完畢,開始擔負空情保障任務。
截至18日,人民空軍共緊急空運專業救援人員1242名,食品、帳篷、藥品和專業救援設備789.6噸,轉運災區傷員和陪護人員1507名。
19日晚,玉樹降雪。持久奮戰的官兵又身披冰霜,踏上進村入戶搶救受災群眾的征程。奧地利《標準報》說,中國人在與時間賽跑,敵人是冰冷的寒夜和高原稀薄的空氣。
救援的將士們,加油!用火熱的胸膛,擋住寒風,溫暖玉樹!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