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青海省玉樹抗震救災指揮部新聞中心的消息,“4.14”地震,截至2010年4月15日上午9點,共造成617人遇難,313人失蹤,9110人受傷,重傷970人。其中,15000戶民房倒塌,有十萬災民需要轉移安置。截止到15日早晨8時,共記錄到災區余震總數為750次,其中3級以上余震8次。(相關報道見今日本報A4-A7版)
盡管余震不斷,但處在72小時黃金救援時間段里,我們期望那些在廢墟中等待救援的生命,能盡可能多的及早得到救助。汶川地震救援經驗告訴我們,只要不拋棄、不放棄,廢墟中的生命奇跡,隨時都會出現。
同時,我們期望各支醫療隊能給傷者提供最好的治療;陸續到達的救災物資,能夠早一些分配到受災民眾手中。當地政府部門,要充分做好各種救援力量的組織協調,以確保救援有條不紊;在通信迅速恢復的情況下,應確保信息發布的暢通、高效,盡可能地鼓舞受災民眾的信心與勇氣。隨著救援的有序進行,心理咨詢和安撫工作,應有效跟進……
這些,都是汶川地震救援留給我們的寶貴經驗。從近兩天的媒體報道看,這些寶貴經驗,正在發揮著應有的效力。相信,汶川地震時曾激起的全民參與的救援、幫扶、捐贈等種種滿溢人性光輝的善意行動,將被再次點燃。絲絲縷縷的人性善意,將匯集成大愛的暖流,必將隨著救援的進行,通過各種方式與途徑,溫暖著受災民眾的心靈,鼓舞他們從悲慟中抬起頭來。
因為,我們在汶川地震后綻放的大愛光輝與人性善意,不應該因為彼時慈善機制的不完善透明、志愿者組織經驗的略顯稚嫩,陷入灰心。我們不應該因為現今地震預報技術的仍不準確、校舍質量安全的依然欠佳,滿懷失望。我們應該看到,近兩年來,慈善組織的運作,正在向透明化轉變;志愿者組織的運行,正逐漸邁入成熟與理性階段。而且,作為世界性難題,地震預報技術的改進,絕非一日之功;校舍質量安全的全面完善,也需時間保證。
多發的礦難、西南旱災、地震災害……不可否認,種種現實表明,我們生活在一個災害頻繁的年代,并將繼續生活下去。但我們不能因為種種改變的艱難、現實困境的仍在,萌生灰心和失望情緒,陷入遲鈍與冷漠。因為我們應該相信,艱難與困境可以改變,大愛光輝與人性善意能夠永存。而且,那些在災難中應被制度積累并固化的東西,必將進一步隨著玉樹地震救援的進行,早日夢想照進現實。 李記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