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火車買票難的源頭,或是鐵路長期運力不濟所致,但這不能成為我們滯后管理改革的遁詞,更不能因此坐視人文關懷缺失而無動于衷。此番實名制的推出,自然對鐵路部門的管理水平提出嚴峻挑戰。果真破冰成功,或可藉此舉一反三,催生鐵路便民制度創新轉機
2010年春運又將開場。國家發改委預測,全國的旅客發送量將達到25.41億人次,比上年春運增加7.7%。
從1月30日到3月10日長達40天的春運時間里,每天有數以千萬計的同胞南下北上、東奔西走——想到如此超大規模、蔚為壯觀的周期性人口遷徙,即便我等春節不出行的旁觀者,也不覺多了幾分焦慮。
“一票難求”問題如何破解
對那些著急回家過年的外出務工者來說,最“鬧心”的依然是買票難問題。一直以來,我們似乎已經看慣了農民工冒著嚴寒徹夜排隊求購火車票的“杯具”(網絡語言,“悲劇”之意),也聽多了“黃牛”非法倒賣車票牟取不義之財甚至假造車票坑害乘客的事。盡管年年都會出臺若干便民措施,但奇怪的是,“一票難求”年年困擾春運并無明顯改觀。
今年,面對鐵路預計發送旅客2.1億人次的春運大潮,鐵路當局出手的動靜好像大了許多。
比如,有些地方的火車站對返鄉學生數量較多的學校,實行團體登記、統一訂票、集中取票,并給部分院校送票上門;有的地方對農民工比較集中的區域和企業也采取類似做法,這就解了不少人的購票之苦。又如,開通鐵路24小時不間斷網上電話訂票熱線,一些旅客終于可以免去寒夜排隊的煎熬。至于減少乃至封殺以往給機關團體、協作單位等的“特供”票,將更多票源投放車站窗口,也被外界視為鐵路確保春運的行業自律新政。這些舉措,想來應該效果不錯,但最終到底能在多大范圍、多大程度上,使那些為求一票疲于奔命的人們得益受惠,尚待觀察。
實名制的“馬拉松爭議”
格外引人注目的,當數火車票實名制試點推出,即先在農民工往返比較集中、春運運力特別緊張的廣州鐵路集團公司和成都鐵路局部分車站試行。車票預售期為10天,可憑20種證件購票,實名制車票票面增印旅客身份信息,進站需核對。
實名制火車票的最大好處,是可以在技術上杜絕“黃牛”倒票和制造假票的可能,進而緩解買票難困境。因旅客信息資料較為齊備,實名制也有助于應對火車突發事件,乃至提高鐵路運行的安全度。這一做法,在我們的鄰國印度早已實行,始于英國殖民統治時期,至今已有一個多世紀。當旅客計劃乘坐長途快速旅客列車時,購票需要提供姓名、年齡、性別、家庭住址、聯系電話等基本信息,并出示相關證件和證明。就是在車站或代銷點購買短途車票,旅客也須出示有效證件,并填寫相應表格。
不過在我們這里,由于實名制未增運能,反而增添了大量程序性工作,尤其春運客流高峰期,如果從售票到驗票進站均須驗明身份,而現在的鐵路進出站管理尚未完全更新設備系統,勢必在諸多環節增加鐵路人員的工作量,因此多年來鐵路當局面對公眾強烈呼聲,在實名制改革上遲遲未有動作。
現在,從最初民間提議到開展試點,在歷經6年的“馬拉松爭議”之后,實名制火車票終于浮出水面。顯然,從試點線路的有限和公告宣示的低調,也可看出主事者對此舉出臺的小心謹慎。是擔憂幫忙不力反添亂,還是選擇春運時期試點本就時機不佳,甚或迫于輿論壓力倉促上馬底氣不足?不管怎樣,“出水才看兩腿泥”,實名制的“功過是非”,將待數十天后春運結束時見分曉。
鐵路便民當向管理要效率
人們對實名制火車票在中國實施有所期待,實際是把它看作國家壟斷行業適應社會轉型的一次制度性變革的嘗試。春運火車買票難的源頭,或是鐵路長期運力不濟所致,但這不能成為我們滯后管理改革的遁詞,更不能因此坐視人文關懷缺失而無動于衷。在運能一時難以提振的情況下,向管理要效率即成主要著力點。人們連年對“鐵老大”頗多抱怨,正是對其管理粗糙、效率低下的恨鐵不成鋼。此番實名制的推出,自然對鐵路部門的管理水平提出嚴峻挑戰。果真破冰成功,或可藉此舉一反三,催生鐵路便民制度創新轉機。
去年1月14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有關春運火車“買票難”問題的信息上作出重要批示,稱今年春運供求矛盾十分嚴峻,要求鐵道部開動腦筋,研究采取若干便民、利民措施,并公布于眾,以化解矛盾,確保春運任務順利完成。
辛勞一年,渴望早點回家團圓,實屬人之常情——在高調宣布“中國已經進入高鐵時代”的今天,假如連滿足民眾這樣起碼的生活要求都困難重重,太說不過去了:難道年年都要國家最高領導親自催辦這件事?(潘益大)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