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受油機,曾是中國空軍幾代人的夢想。空中加油機是殲擊機的“充電站”,空中加油能夠提高飛機的作戰半徑與機動航程、有效載荷與滯空時間、縱深突擊與戰場生存能力。
如果空軍能夠提高以空中加受油能力為標志的攻防兼備作戰能力,就能延長滯空時間,奪取并扼守制空權,進行遠程奔襲突擊,拒敵于空中疆域之外。
上個世紀80年代末,黨中央、中央軍委縱觀世界強國空軍,敏銳地意識到這一戰略性技術的重大意義,隨即號令全國范圍內的頂尖級軍事專家、學者,研究我國空中加受油技術的自主創新之路。
1996年,飛機列裝到廣空航空兵某團。
加油飛行是一項高風險、高難度的課目,其理念和方法均與傳統的飛行習慣大相徑庭。該團官兵“斗三伏”、“戰三九”,短時間內熟練掌握了加油機的基本性能。
1997年,第一個空中加油機團正式在廣州軍區成立。兩年后的國慶大閱兵,他們以間隔20米、高度700米、時速550公里飛越天安門上空。
今年的國慶大閱兵,由轟油-6和殲-8D、殲-10等三種機型共6架戰機組成的加受油機編隊,再次向世人展示了中國空軍加受油機部隊實現的“戰略性對接”。
金秋時節,記者走近這支先后10次被軍區空軍評為“軍事訓練一級團”、創造空軍歷史上加受油訓練多個首次的團隊。他們向記者還原了那一個個令人心潮澎湃的片段。
首次海上空中受油—— 十二架次 一舉成功
空中加油是空軍戰斗力水平的一個標志。據悉,美國和英國的飛機接受一次空中加油,可增大活動半徑30%,接受兩次可增大70%。美國空軍的3架B-1B戰略轟炸機,曾經從得克薩斯州的戴耶斯空軍基地升空,穿大西洋,過印度洋,經中國南海,越西太平洋,實施6次空中加油,在30多個小時里馬不停蹄地航行了4萬多公里,并且在途中的3個靶場進行了轟炸訓練,向全世界顯露了戰略打擊能力。
“我們也一定要盡早掌握空中加受油技術,加快提高攻防兼備作戰能力!”與世界強國空軍的差距,使飛行員們產生了強烈的憂患意識和危機意識,他們決意攻破國產二代戰機的空中受油技術難題。2004年,他們正式領受了空中受油訓練任務。
反復進行地面演練和預測預想之后,真刀真槍上陣的時刻終于來到了。2004年8月30日,空軍首次海上加油訓練在東海之濱悄然拉開帷幕。
上午7時許,江南某機場。隨著一顆綠色信號彈升空,一架空中加油機扶搖直上,很快消失在云海之中。旋即,兩架國產某型二代高速殲擊機編隊昂首直上云霄,奮起直追。
“001,請求加入編隊。”殲擊機一個漂亮躍升,飛快鉆入云層,一轉眼就追上空中加油機。
“可以入隊。”加油機一馬當先,兩架殲擊機一左一右緊隨其后,像兩把利劍直刺蒼穹。空軍空中加油編隊曾飛越燕山山脈、大漠戈壁、南粵大地,但海上空中加油還是首次,這無疑更具風險和挑戰。
幾分鐘后,在空中加油機尾部一個狹窄悶熱的后艙內,空中加油員呂紅專啟動輸油泵,油量預先設定完畢后,他果斷打開軟管拖拽回繞開關。頃刻,兩側機翼下,空中加油機受油吊艙像變魔術般緩緩伸出兩根“喇叭口”狀的加油軟管。
“001,請求進入。”殲擊機飛行員、時任該團團長、現任該團所在師副師長的胡勇調整好飛行狀態,準備與加油機對接。
“可以進入。”空中通信員鞏磊透過加油機尾部后艙玻璃和反光鏡,引導殲擊機“步步緊逼”加油機。10米、5米、4米、3米……當殲擊機與加油機之間距離不足2米時,胡勇感到駕駛桿越來越沉。這是因為殲擊機進入到加油機間的渦流,使操縱變得越來越費勁。這個時候,殲擊機空速管與加油機機翼尾部距離不足2米,高度差也不到2米,其驚險程度不亞于空中走鋼絲,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兩機相撞,導致機毀人亡。
胡勇深吸了一口氣,一邊死死地壓住駕駛桿,一邊目測機頭右側受油探頭與穩定傘之間的距離。此時,穩定傘已近在眼前,他果斷駕機緩緩迎上……受油探頭已經準確穿過臉盆大小的穩定傘,與底部加油接口成功對接。不到30秒,數百公斤油料已經通過加油軟管注入到殲擊機油箱。與此同時,僚機飛行員韓勇也與加油機成功對接。
第一批次加油成功后,飛行員們一鼓作氣,連續駕駛12架次飛機進行了訓練,全部實現飛機啟動一次成功,空中對接一次成功,加油一次成功。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