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話筒達百余支,設6個調音臺,改進擴音系統可達到史詩般效果
解放軍聯合軍樂團,是整個國慶閱兵游行隊伍中,唯一的靜態表演方陣,也是唯一參加游行全部過程的方陣。方陣的近4000名成員,將佇立廣場4個多小時,使閱兵游行時激昂的樂聲貫穿始終。
用該方陣藝術總導演陳蔚的話講:本次國慶的音樂形式,突破在于,此前都僅僅是軍樂團伴奏,現在第一次將合唱團和民族打擊樂團融合進去,以形成鼓樂喧天的效果,具有強烈的穿透力。而這,需要有一個最大的保障:現場音效。
電子手段解決聲音延時問題
當初,聯合軍樂團成立時,對音效組的要求是,要聽到史詩般的效果。這給方陣的音響總監陳慶出了一個難題。
陳慶說,整個聯合軍樂團橫面125米,縱深60米,其中包含合唱和獨奏。
這對音效來說,控制完全是不同的。而要是能達到史詩般的效果,就必涉及到擴音系統的改進,而這又是一個極復雜的工程。
陳慶說,簡言之,音效分兩大部分,實音部分和擴音部分,擴音的范圍,包括天安門城樓、兩側觀禮臺、游行隊伍,東西長安街。覆蓋數萬人。
如此大規模的演奏,覆蓋那么大的面積,勢必產生聲音延時,經測算,從演奏區到天安門城樓的延時約6秒。就會出現兩個聲音的情況。不過,聲音延時的問題,已經靠延時器等電子手段解決。
華燈桿等設置特殊音響設備
而擴音要達到的效果,既要考慮觀看游行時國家領導人和貴賓的感覺,又要顧及游行隊伍的需要。所以,音效組在華燈桿、主觀禮臺、主表演區等很多地方都設置了特殊的音響設備。這可以將閱兵正步走和隊伍答詞的聲音效果立顯。
陳慶說,要達到良好的音效,不能光靠電子技術和設備,人員的現場調試也很重要。而調試這些新安裝的音響設備,就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長安街,白天不能放音樂,晚上放聲太大,又擾民。只能一點一點進行。”
發聲設備用防風罩提高音效
“這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大的現場音樂會”,陳慶說,光現場話筒,就有100多支,調音臺就有6個。
風雨是影響音效的重要因素。陳慶記得,一次彩排前,大風曾將音響大棚刮倒。“但是很神奇,每次彩排前風都不小,彩排時,風力就降了下來。”
陳慶說,目前只要五級以下的風,都不會影響到現場聯合軍樂團的音效。她解釋說,很多發聲設備使用了防風罩,這是一種耐風能力較低的設備。而耐風能力高的設備,對聲音的傳遞效果又有影響,所以只能在原有設備上不斷改進。
- 現場
8個分指揮只聽不看總指揮
聯合軍樂團閱兵游行前最后一次合演
8個分指揮只聽不看總指揮
昨日,解放軍聯合軍樂團國慶閱兵游行前最后一次合演現場,在1300人的軍樂團和2500人的學生合唱團之間,8名分指揮女孩站在2米高臺上。而獨特一幕讓很多人驚詫:分指揮根本不看總指揮,自顧自擺臂,身體步調和總指揮幾乎分秒不差。
近4000人的方陣,如此大規模的面積。只靠一個總指揮的話,要達到步調一致,幾乎不可能。所以,必須設立分指揮。陳慶解釋,如果讓分指揮都看著總指揮再做動作,那演奏肯定亂套。每個分指揮,都靠聽不靠看,用三四個月的時間,牢記21首樂曲的音樂進出點,才使步調出奇一致。
國慶曲目共21首歌,只有歌曲《領航中國》中有領唱,男女領唱分別是我國著名男高音歌唱家戴玉強和總政歌舞團國家一級演員雷佳。
談到只有這一首歌有領唱的原因,雷佳說,其他的20首歌曲,全都是時代金曲,群眾們耳熟能詳。只有這首《領航中國》是比較新的歌曲,大家還不是很熟悉。“這是從1萬首歌曲中挑選出來的,它的歌詞和旋律很符合國慶的氣氛。”
昨日下午,戴玉強并未出現在排練現場,雷佳放聲高歌后,坦言“有點抖”,“此前和戴玉強老師的幾次配合都不錯,但還有點緊張,因為這慶典,實在意義非凡。”
“歌聲是我能表達的唯一方式。”雷佳說,現在緊張和興奮也是好事,她將逐步地讓自己保持鎮定,“把對祖國的情感發揮到極致。”
記者 李天宇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