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新一輪的自力更生
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經濟由計劃轉向市場初期。“共和國長子”鞍鋼開始面臨產品質量差、訂單萎縮、設備老化、發不出工資等嚴重困難,甚至到了破產邊緣。
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副主席的劉玠,1994年從武鋼調入鞍鋼擔任總經理、黨委副書記。1995年,劉玠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被一個記者問道:“國有企業不改造、裝備落后叫做等死,搞改造,要借錢,付不起利息,叫找死,你怎么看?”劉玠回答說:“鞍鋼既不能找死,也不能等死,我們要走出一條自己的路子來。”
這條道路就是自主創新。他提出“高起點,少投入,快改造,高效益”的技術改造路線。“我們沒有錢,眼睛就向內看,從自身找潛力,找發展空間。”
1995年,劉玠提出要投資80多億元建設1780熱連軋生產線。當時,虧損嚴重的鞍鋼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許多領導和職工對于這個項目的前景并不看好。然而,終于建設起來的1780項目竟成為鞍鋼發展史上的轉折點。后來的鞍鋼人將這個項目稱做“鞍鋼的希望工程”、“鞍鋼印鈔機”。
兩年后,鞍鋼又自主研制建成了1700中薄板坯連鑄連軋生產線,即1700項目。“我們僅用了幾年時間,引進技術,通過集成創新,為我所用;又通過自主創新,率先實現了國內熱連軋、冷連軋完全有自主知識產權設備的開發。鞍鋼向濟鋼成套輸出了1700項目,成為國內第一個既能提供鋼材又能提供技術的企業。”劉玠說。
三峽二期工程右岸水輪機組渦輪鋼公開招標,可是國外公司不參與投標,使我國處于一個非常緊迫、尷尬的局面。“鞍鋼能不能生產?實踐證明,鞍鋼用了3個月時間就完成試制,最終提供了7000噸渦輪鋼。嚴峻的事實提醒我們,必須走自主創新的道路,關鍵的技術是買不到的。” 劉玠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語氣依然激動。
鞍鋼人從自主創新中嘗到了甜頭。20世紀90年代末,人均年收入只有9000多元,2007年底已達到3.7萬元。如今,他們開始期待一個新時代的開啟,60年前的那些榮耀即將歸來。
綠色鋼廠:清潔生產到循環經濟之變
上世紀90年代以來,我國突破了鋼鐵生產過程中的連鑄、高爐長壽、高爐噴煤、轉爐、連軋化和綜合節能6項關鍵共性技術,鋼鐵生產工藝流程得到大大優化。噸鋼綜合能耗從1990年的1610千克標準煤下降到2007年的632千克標準煤,為鋼鐵工業的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同時,鋼產量逐年提高。2003年,中國成為世界上第一個鋼產量突破2億噸的國家,2008年又翻番突破5億噸,連續多年穩居世界第一。這一時期對鋼鐵工業的宏觀調控被納入中央視野。
“過去中國鋼鐵業是從無到有,為了支撐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走了一條粗放式的發展道路。而現在鋼產量已經超過5億噸,在資源和環境的雙重壓力下,繼續粗放式的發展模式顯然行不通,只有走可持續、健康的發展道路,鋼鐵業才能迎來新的大發展。”吳溪淳說。
為了改善首都環境,辦好2008年奧運會,扎根于北京石景山地區90年的首鋼服從國家需要,搬遷到河北曹妃甸進行二次創業。這也是首鋼的一次機遇。2007年“五一”勞動節,溫家寶總理來到正在興建的首鋼京唐鋼鐵廠視察。他說:“首鋼不是一般的搬遷,而是產業結構調整和技術水平的全面提高。首鋼京唐鋼鐵廠要打造成具有21世紀國際先進水平、自主創新、循環經濟、科學發展的示范廠。”
首鋼京唐鋼鐵廠作為我國第一個靠海鋼廠,具有設備大型化、工藝流程緊湊簡潔、技術先進和產品高端等顯著特點,充分體現了我國鋼鐵產業布局調整的政策方向。
2008年9月,鞍鋼營口鲅魚圈分廠竣工,其鋼鐵項目清潔生產指標也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通過循環經濟運行模式,最大限度地增強對鐵素資源、能源、水資源和固體廢棄物的循環和再利用能力,從根本上解決了發展與環境的矛盾沖突。
如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鋼廠是順應時代的科學選擇,制約因素將成為推進鋼鐵工業發展方式轉變的動力。中國鋼鐵業只有在設備、產品、質量、工藝上接近或達到世界最先進水平,才能夠滿足國內市場需求,最終替代進口。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