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國慶群眾游行指揮部相關負責人集體接受本報記者采訪
游行指揮部執行指揮王粵:
“原音重現”展示理論演進
互動環節增強感染力
在今年的國慶慶典上,游行隊伍將展示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同志巨幅畫像,并在方陣中安排標語口號,把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一脈相承的思想體系的內涵貫穿于群眾游行全過程。
“特別是加入了4位領導人的‘原音重現’環節,更形象飽滿地反映出領導人的核心思想理念。”王粵介紹,這樣就使群眾游行活動不僅全面展示了新中國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同時也從思想理念層面突出了黨的革命、建設和發展理論的歷史演進。
王粵介紹,六節行進式表演以其鮮明的時代特征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成為群眾游行的一道亮麗風景。《歡樂道情》、《青春中國》、《世紀跨越》、《祝福祖國》、《愛我中華》、《七色光》表演表達著不同時期、不同場景、不同主體的歡樂心情和豪邁情懷。
游行隊伍通過天安門時,“浴血奮斗”方陣,彩車上的老軍人敬禮,觀禮臺上的當代軍人還禮;“歡樂道情”安塞腰鼓表演方陣中,演員們齊聲高喊“嗨!”,并站定5秒鐘;“祝福祖國”大型水袖舞表演中,隊形由方變圓,牡丹花花打開,祝福祖國繁榮昌盛,祝福人民幸福安康;“神舟飛天”方陣中,再現航天員出艙的難忘瞬間;“明天更美好”方陣的少年兒童,經過觀禮臺時一起放飛氣球,與廣場中心表演區“七色光”兒童共同涌向金水橋……
“這些互動環節和特殊情景的設置,提高了觀賞性,增強了群眾游行活動的感染力。”王粵說。
游行指揮部執行副指揮
背景部負責人沈千帆:
60個巨型懸浮燈籠可抗4級風
背景表演達到“分秒不差”
今年國慶,天安門廣場背景由中心表演區、七色光表演區、彩旗區、音樂區和56個“民族團結柱”、60個巨型紅燈籠、2塊LED大屏幕構成了地面、空間和空中三維一體的慶典大“背景”。
“這些懸浮在空中最高達25米的宮形燈,可在四級風速的情況下保持‘一動不動’。”沈千帆解釋,燈籠的內層是一個氣囊,內灌充氦氣,而燈籠的外衣則采用了回收衛星用的降落傘的航天材料,不僅堅硬、防火,即便遇到4級風也會紋絲不動。
民族團結柱和LED大屏幕由于都是臨時建筑,不能地下生根,為了確保抗風、安全,工程技術人員都進行了科技攻關,最終都達到了確保“萬無一失”。
目前,經過幾次演練,我們的背景表演都可以說達到了“分秒不差”,沈千帆表示,不僅僅是表演,集結和疏散方面也經受住了考驗,9月18日演練結束后,在76分鐘內廣場上近10萬人就疏散完畢。
游行指揮部執行副指揮
彩車部負責人劉穎:
彩車凸顯綠色環保主題
展示后各地將再利用
慶典大會上,60部彩車將隨著群眾游行隊伍經過天安門廣場,向全國人民展示祖國的秀美山川和新中國成立60年來的輝煌成就。劉穎向記者透露,這些彩車,不僅將主題、藝術元素和技術實現完美統一,還大量使用了新材料、新技術和新能源,充分體現了“節儉辦國慶、綠色辦國慶”的特點。
本次參加游行的彩車中,有一輛專門反映生態保護主題,多個省市的彩車也體現了環保、綠色、發展新能源等主題。不僅如此,在車輛構成上,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等新能源車輛的運用也成為本次彩車游行的最大亮點之一。據劉穎介紹,排在游行隊伍前列的國徽彩車就是在一輛電動車平臺上搭建而成的。除此以外,體現生態環保主題的彩車等多部彩車是混合動力車。“這是新能源車輛第一次作為彩車的平臺,參加國慶慶典游行活動,體現了新世紀我國大力發展清潔能源、保護生態環境的發展方向。”劉穎說。
為了厲行節儉,彩車制作在關鍵環節或關鍵部位要力求真材實料,確保安全,而對于非關鍵環節、部位,盡量使用替代品,盡可能節省。同時,為了不浪費這些寶貴資源和創意,每一輛車都已經確定了完整的回收利用方案。據劉穎介紹,國慶當天晚上聯歡會結束以后,有58輛彩車將回到天安門廣場。從10月2日到10月8日,將進行為期7天的展示。此后,各地對彩車也有不同的利用方案。如北京市正在探討以彩車為主,建一個主題公園,作為青年活動基地。有的省(區、市)將對彩車進行適當調整,參加明年在上海舉行的世博會相關活動。
游行指揮部執行副指揮
集結疏散負責人曾繁新:
20萬人“靜悄悄來,靜悄悄走”
首次實現現場聯合指揮
慶典當天,10萬人的群眾游行隊伍和參加廣場背景組字的8萬多中小學生,要在數小時內集結到長安街沿線,經過天安門廣場后,又要在很短的時間內疏散。一聚一散,無論對時間控制、隊伍銜接、安全性還是應急處理能力,都有很高的要求。曾繁新向記者表示,游行的集結疏散工作首次實現了現場聯合指揮,屆時將力爭做到20萬人“靜悄悄地來,靜悄悄地走”。
曾繁新介紹,國慶當天,參加游行的群眾從“出家門到回家門”,最多大約需要10—12小時。這些群眾將在高校、機關、廣場等全市40多個集結點集合安檢。再乘坐大巴、地鐵等交通工具分批到達長安街上各個隊伍的集結點。總共將投入3680輛客車和292列地鐵。
為確保所有隊伍精確集結疏散,指揮部門首次實現了現場聯合指揮。指揮部搭建了專門的平臺,將組織系統、指揮系統、技術系統和應急系統整合在一個平臺上,引進3萬多個地鐵攝像頭信號和1萬多個地面攝像頭信號,同時,每輛運輸車和游行隊伍的骨干人員都裝備了GPS衛星定位系統。指揮人員在這個平臺上能直觀了解所有車輛、方隊和人員的位置、速度和狀態等信息,隨時發出指令。定位系統還具有報警功能,一旦發生突發情況,指揮人員能在第一時間獲得信息,及時應對。
游行指揮部策劃動訓部
組織運行處處長劉震:
為所有參演人員免費提供保險
特別制作一套游行紀念徽章
據不完全統計,10萬人的群眾游行隊伍來自中央部委、各省市自治區和北京市高校等200多家單位、地區。“訓練總的原則是科學高效,以人為本。隊伍的集中訓練從今年7月開始,總共3個月,方陣的基本群眾的訓練時間設計為100小時。”劉震說。為實現這一目標,指揮部設計了完備的組織體系。每一個游行隊伍板塊作為一個總隊進行安排,每個總隊根據人員來源分為不同的大隊,再根據橫排面分為分隊,最后設立一個個小隊。“我們還建立近5000個臨時黨團組織,形成了健全的組織機構。”
“‘我與祖國共奮進’是這次游行的主題,也是游行隊伍的主題教育內容,以此激勵大家的榮譽感。”劉震表示,通過細微的服務保證大家的積極性,協調保險公司,為所有參演人員免費提供10萬元的人身意外傷害險和1萬元的意外傷害醫療險;指揮部特別制作一套5枚的游行紀念徽章,每次演練活動后,參與游行人員都能拿到一枚,最后集成一套;8月底到9月初,各級組織人員與全體參與人員進行了面對面的交流活動,掌握在經過一段訓練后每個人的情況,解決他們面臨的實際需求,諸如鞋子不合腳,課程、考試上的安排,餐飲方面的需求等,都做到逐項調整和規劃,把激勵和關心落實到每一個人身上。
由于訓練在北京炎熱的七八月舉行,訓練時間選擇以早晚為主,并與學生的暑期軍訓和實踐活動、體育課相結合,以保證合理的強度。
游行指揮部策劃動訓部
訓練處副處長凌越:
方陣訓練進入整體合練階段
高科技“獨家秘笈”保整齊
“目前,群眾游行方陣訓練已經進入整體合練的最后階段。”凌越說,截至目前,群眾游行方陣訓練已經進行了4個階段的艱苦訓練,此前三個階段為集中培訓階段、總隊訓練階段、分指合練階段。在國慶前的最后一段時間里,各個方陣要通過不同訓練手段,達到“整齊”、“準時”、“喜慶”的目的。
怎樣保證每個方陣從靜止到出發時,不會拉長成“長龍”?凌越介紹,“呼號出發”是一個重要方法。當獲得出發指示后,方陣指揮長會帶領隊員齊聲喊“1、2、3、4”的口號,到“4”時,一般能保證每位隊員參與進呼號中。一旦呼喊到“5”,正在呼號的全隊一起邁步出發,這樣就避免了前排隊員已經出發,后排隊員還處于靜止狀態的問題。
接受記者采訪時,凌越還透露了不少訓練“獨家秘笈”。據介紹,本次訓練的創新之一就是運用了高科技的訓練仿真系統。只要輸入現場監測的方陣演練速度、隊員行進步幅等數據,這套系統馬上就能轉換成實時FLASH直觀輸出。方陣的步幅、步速、步態怎么樣,系統上一目了然,縮短了10萬人游行隊伍演練時間,還為現場指揮提供了形象的演練變化情況。
(記者閻曉明、萬秀斌、王煒、肖潘潘、崔寅、鄧曉霞、詹勇、尹曉宇、賴睿集體采寫)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