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北京海淀五金一廠的古師傅至今仍保留著一輛28永久錳鋼車。雖然這輛車早已丟了車座,少了輪胎,但一看到它,古師傅就會想起當年為買這輛車,他在廠里排隊排了好多年,才在1977年分到一張自行車車票。當時,每月掙35元工資的他花了175元錢和100張工業券,才最終買到了這輛心愛的錳鋼車……憑票限量供應的年代,是許多老年人揮之不去的記憶。
建國60年,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正確領導下,經過幾代人的共同努力,我國輕工業的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企業規模與實力明顯提高,國際競爭力不斷增強,已成為輕工產品生產和消費大國。2008年,全國輕工行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完成總產值(現價)93898億元,與1949年相比增長了1524倍;利潤6278億元,增長了5556倍;出口創匯實現3092億美元,增長8357倍。
我國輕工業的發展經歷了一個曲折的過程,在舊中國遺留的爛攤子的基礎上,經過艱苦奮斗,迅速恢復了生產,建成了一批骨干企業,為保障供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貢獻。但受各種因素影響,直到改革開放初期,輕工產品仍然緊缺,多數消費品實行憑票定量供應,甚至連簡單的日用小商品如縫衣針、發夾、鞋釘、洗衣板、紐扣等都顯得緊缺。
如今,輕工業成為我國市場化、國際化程度最高的產業之一,輕工產品產量有了突飛猛進的發展,主要產品產量呈現幾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長。至2008年,成品糖由1949年的19.9萬噸增加到1449.49萬噸,增長73倍;機制紙及板紙由1949年的10.80萬噸增加到8390.94萬噸,增長了777倍;乳制品年產量由1952年的1.27萬噸增長到1810.56萬噸,增長了1426倍……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輕工業由解放初期30多個行業發展到目前的45個行業,涵蓋了日用消費品的主要方面,已經形成了由生產、經營、科研、檢測、信息交流與人才培育各方面組成的完整體系,并形成產品配套、生產、物流、銷售的完整產業鏈。一批新興行業涌現了出來,家電、塑料、羽絨制品、健身器具、現代化妝品、裝飾、禮品等產品豐富了人民的生活。
經過60年的發展,我國已經確立了世界輕工大國和消費大國的地位,鐘表、自行車、縫紉機、電池等100多種產品的產量居世界第一,家具、家用電器、日用陶瓷等行業出口額名列世界前茅。輕工產品在世界貿易量中的比重,小家電占到80%,空調器、微波爐、羽絨服占70%,自行車占65%,日用陶瓷占60%,電冰箱、鞋占50%,洗衣機占45%。
目前,我國輕工產品出口到世界200多個國家和地區,并成為很多輕工商品的國際制造中心和采購中心,成為重要的國際貿易集散地和供應地。特別是家電行業發展迅速,在較短的時間內成為品種全、質量好、產量和市場占有率居世界第一的白色家電大國。(高莎)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