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溫飽不足到豐衣足食,從自我保障到社會保障,從“面朝黃土背朝天”到參與到工業化進程……60年來,山鄉巨變,億萬農民富裕安康的夢想正成現實,希望田野上譜寫出壯麗的詩篇。
60年的農業發展創造一個奇跡:以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2009年之夏,當中國經濟因國際金融危機影響而遭遇重重困難之時,從農村傳來一個喜訊:今年全國夏糧預計產量達到2450億斤,創下了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連續6年夏糧增產的佳績。
1949年,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曾經斷言,人民的吃飯問題是每個中國政府必須碰到的第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始終沒有得到解決。
半個世紀之后,面對眾多的人口,萊斯特·布朗提出,誰來養活中國?
如今,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了糧食自給率高達95%,以不足10%的耕地養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
翻閱歷史的數據,對比中可以看出跨越。1949年中國糧食人均占有量不到420斤原糧。如今,我國人均糧食產量達到800斤左右,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中國農民從越過溫飽,奔向小康。
中國糧食的發展,最形象的說明就是糧票、布票、油票、肉票、糖票、購糧證等。1993年,全國范圍取消實行近40年的口糧定量辦法,糧票、油票、肉票、購糧證等先后退出歷史舞臺。2004年,全面放開糧食購銷。
稀缺時代的“硬通貨”,成為收藏品。方寸之間,濃縮滄桑巨變。
是順應億萬農民選擇的土地制度,激發了農民生產的積極性。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讓糧食產量在最初的8年間增長了72.3%。改革開放后30年間,農村的偉大改革,使糧食總產量由6096億斤增長到10570億斤。
是農村基礎設施的逐步完善,使中國農民打破了“靠天吃飯”的困局。民以食為天,食以水土為本。從根治海河到治理黃河、淮河,從興修水庫到構筑灌渠,60年來,全國灌溉面積擴大,農業生產條件不斷改善。目前,全國建成30萬畝以上大型灌區343座,萬畝以上中型灌區7000多座。
是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為糧食增產提供了強勁的動力。60年來,重大農業科技成果相繼問世,成為推動中國解決吃飯問題的“金鑰匙”———雜交水稻育種世界領先,超級稻實現畝產800公斤;雜交玉米、矮敗小麥、轉基因抗蟲棉、雙低油菜與雜交油菜等成功研發;選育瘦肉型豬雜交組合、中國黑白花奶牛等一大批優良種畜品種……
60年來,我國糧食產量不斷邁上新臺階。糧棉油糖菜果茶等主要農產品大幅度增長:肉類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高于世界人均水平。禽蛋產量居世界第一位,人均占有量達到發達國家人均水平。奶類總產量躍居世界第3位。水產品產量連續20年位居世界首位。
中國共產黨人領導中國人民,以偉大的實踐創造了中國人養活中國人的歷史奇跡。
60年的農村發展證明了一個道理,只要我們的政策對頭,億萬農民將會煥發出無窮的創造力
2009年6月12日,河北省靈壽縣農民王三妮將自己親手鑄造的“告別田賦鼎”捐贈給中國農業博物館,并開始對外展出。
讓我們把歷史的指針再往回撥一點。2005年12月29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表決一致通過廢止了農業稅條例。王三妮自籌資金7萬多元鑄造的這尊“告別田賦鼎”,就是為了表達億萬農民的感激之情。
從上交“皇糧國稅”,到不但不交稅、種糧還能有補貼。60年來,中國農民的生活因改革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農民是“三農”工作的主體。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推動的農村變革史,就是一部尊重億萬農民的首創精神的歷史。
新中國成立后全面推進的土地改革,使農民有史以來第一次得到了土地。“這次土地改革徹底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了農民‘耕者有其田’的愿望,對于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和國民經濟的恢復發展也是作用明顯。”中央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陳錫文說。
歷史不會忘記,60年前,貧苦農民成立農民協會,統一丈量和分配農村土地。農民翻身作主人,釋放一個偉大勤勞民族被壓抑千年的激情。農業勞模李順達、新式步犁等成為那時代的代表。
1950年6月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草案)》,到1952年底基本完成土地改革,農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使中國農村生產力得到極大解放,全國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發展。
后來的農業合作化推動了農業生產穩步發展,但存在的工作過粗、改變過快、形式過于簡單劃一等問題以及1958年后“一大二公”體制,導致生產“大呼隆”、分配“大鍋飯”,挫傷了農民積極性,農業生產長期徘徊。
實踐一再證明:我們實行政策,讓農民滿意,農業就發展;農民不滿意,農業生產就徘徊不前。
1978年,安徽鳳陽小崗村18位農民搞“大包干”,共同約定“交足國家的、留足集體的、其余都是自己的”,群眾形象地比喻成“大包干直來直去不拐彎”。這奏響了從農村開始的中國改革的序曲。改革開放,再一次極大地解放和發展了農村社會生產力。億萬農民動起來了!
改革開放初期,農民就近轉移就業,離土不離鄉;20世紀90年代初,農民外出務工就業出現“民工潮”;進入新世紀,隨著二元體制逐步被沖破,農村勞務經濟進入一個新時期,逐步形成進城務工、就近就地轉移、返鄉創業的農民就業新格局。
改革讓中國出現了人類歷史上少有的人口遷移,2008年全國農村勞動力轉移2.4億人,遍布二三產業各領域。改革讓中國農民的收入不再是僅僅依靠土地,農民工資性收入1854元,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38.9%;工資性收入增長占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量的41.5%。
世代“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成為支撐中國工業化城市化發展的生力軍。
如今,中央在總結福建洪田村“分山到戶”的創新實踐后,又作出全面推進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的戰略決策,實現了“耕者有其山”,對農村土地經營制度進一步豐富和完善。
60年農民生活的變化找到一個方向,朝著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今年6月24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了一個有著深遠歷史意義的事項:2009年在全國10%的縣(市、區)開展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試點。世代“養兒防老”的中國農民,將開始和城里人一樣享受社會養老保險。
“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多少代農民的美好夢想。60年之后的今天,廣大農民正在用自己勤勞的雙手把這一夢想化為現實。
黨的十六大以來,中央連續發出6個一號文件,做出我國總體進入以工促農、以城帶鄉發展階段的判斷,開始實行“多予、少取、放活”和“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方針。
2005年,黨的十六屆五中全會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重大歷史任務。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新時期農村改革發展進行了全面部署。
取消農業稅后,鄉鎮政府進一步精簡機構,農村義務教育經費全部納入公共財政予以保障,縣鄉財政管理體制改革范圍逐步擴大,農村綜合改革進一步向縱深發展。
新中國成立初期,農村用電幾乎為零。1978年,全國大部分農村仍然是“煤油燈下的中國”。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用電量年增長率達15%左右。目前全國絕大多數行政村通電率達到99%以上。
全國近九成行政村通公共汽車,半數農戶家庭裝上了固定電話。當年,電動磨米機、電動飼料粉碎機是夢想;今天,山村燈光閃爍、電燈電話電腦是現實。95%的鄉鎮通寬帶、98%的鄉鎮能上網。
從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建設,到免費義務教育;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到推進社會養老保險試點,公共財政的陽光正在普照到鄉村的每一個角落。
從新增投資向農村傾斜,到加大農村地區貸款;從“村村通”公路工程建設,到農村書屋工程的推進,廣大農村在國家政策的強力支持下發生著新的變化。
一個欣欣向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在21世紀的人類地球村橫空出世。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