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防止開發商、建筑商等為了趕工程進度、增加售樓面積而忽視安全生產,要有硬措施保障老百姓安居
文/《瞭望》新聞周刊記者
楊金志俞麗虹劉丹
7月2日,距離上海一幢在建的13層樓房發生樓體倒覆事故發生已經6天了。在忽而烈日當頭、忽而大雨傾盆的惡劣天氣中,上海蓮花南路西側、淀浦河南岸的泥濘土地上,勘察人員正在將可視探頭深入25米的地下,努力探究一個龐然大物轟然倒塌的“病理”。
與此同時,事發樓盤開發商和建筑商的背景,以及招標、拿地過程的細節,也在人們的追問之中。連日來,《瞭望》新聞周刊記者通過對工商、公安、房地、建設等部門權威資料的調查,以及與相關“關鍵人物”的對話,基本勾勒出了這個倒覆樓盤的“前世今生”。
搶險工作與原因調查同時進行
6月27日5時30分左右,上海閔行區梅隴鎮蓮花南路西側、淀浦河南岸的“蓮花河畔景苑”小區,一棟在建的13層樓房轟然倒塌,樓房橫臥在地,地基處的水泥樁也被連根拔起,裸露在地面上。這種安全生產事故,近年來十分罕見。
事故發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和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迅速作出批示,要求有關部門和專家立即組成聯合調查小組,徹底查清事故原因,從規劃、施工許可、招投標、資質管理、施工圖審查、工程監理等各個環節逐一審查,并依法公開嚴肅處理。市長韓正和分管副市長沈駿第一時間趕赴現場,組織搶險和善后處置。
7月2日,經過六天緊張的搶險施工,搶險工作已順利結束,但各項監測工作仍在繼續。當天,監測組繼續加強對該小區6號樓的監測,1、2、3號樓的監測已結束,沒有發現傾斜、偏移和沉降等問題。附近的羅陽七村92-100號樓監測工作也已結束,各項測試數據均屬正常。上海市政府在7月3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在建的其余樓房安全狀況穩定,不會發生類似傾倒事故。
與此同時,防汛墻的修筑工作進展順利,施工圍堰的臨時拉伸鋼板樁打樁370根,累計510根;海事部門正在細化航道疏浚方案,近日有望通航。
據本刊記者了解,經有關方面集中力量開展各項材料測試和數據分析工作,3日,上海市政府宣布,該樓倒覆的主要原因是,樓北側在短期內堆土過高,南側正在開挖的地下車庫基坑深達4.6米,兩側壓力差超過了樁基的抗側能力。
相關部門繼續做好購房者接待工作。截至2日16時,六天共接待購房者418戶。目前上海市律師協會正積極幫助購房者推薦律師,為其提供法律服務維護購房者合法權益。
開發商與股東背景“揭秘”
調查發現,上海在建樓房倒覆事故的開發商——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01年轉制,原集體資產被“打折”出售給24名自然人股東,而這些股東中多人在梅隴鎮征地所、鎮辦企業等單位任職。
工商資料顯示,“蓮花河畔景苑”的開發商——上海梅都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當時是上海市閔行區梅隴鎮的鎮集體企業,出資人為閔行區梅隴鎮征地服務所(80%股份)和上海莘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20%股份),法定代表人是梅隴鎮征地服務所所長闕敬德,公司注冊資本為1200萬元。1997年,闕敬德任法定代表人的上海迅豪置業有限公司取代莘閔房地產公司,成為股東之一。
2001年,梅都公司轉制為民營企業。當時,公司凈資產為2224萬余元。不過,梅隴鎮政府認定公司位于淀浦河畔的部分房產存在被拆除的風險,應扣除近351萬元;此外,又認定“若一次性付款實行15%的價格優惠”。經過折算,新投資人共需支付1592萬余元。從2224萬余元到1592萬余元,資產“縮水”三成。
轉制后的梅都公司有24名自然人股東,開始的注冊資本為800萬元,后逐步增資到1070萬元、1800萬元,增資資金均來自公司盈利。其中,闕敬德為第二大股東,占15%股份。原公司董事張志琴為第一大股東,占64.275%股份,并擔任新公司董事長。公開資料顯示,闕曾任和在任的職務包括梅隴鎮鎮長助理、鎮征地服務所所長、鎮資產公司總經理、迅豪置業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等;張志琴曾在迅豪公司擔任領導職務;其他自然人股東則大多來自閔行區梅隴鎮征地所、迅豪置業公司等單位。
此外,“蓮花河畔景苑”的建筑商——上海眾欣建筑有限公司同樣成立于1995年,當時同樣是鎮集體企業。眾欣公司的四家投資人均為梅隴鎮所屬公司,不過工商資料顯示,事實上只有上海迅豪置業有限公司實際注資。而迅豪公司的負責人正是闕敬德。2004年,眾欣建筑公司進行了轉制,其負責人張耀杰又是開發商梅都公司的出資人之一。
由此可見,無論是開發商梅都公司,還是建筑商眾欣公司,不論是轉制前還是轉制后,都與闕敬德有千絲萬縷的關系。本刊記者通過手機聯系到闕敬德,他說梅都公司原是一家集體企業,自己已在多年前退出管理層。梅都公司董事長張志琴在電話里稱自己正在接受調查。戶籍資料顯示,張志琴是上海閔行區梅隴鎮華一村北張家巷居民。
公開資料還顯示,“蓮花河畔景苑”所在項目地塊為梅隴鎮26號地塊,編號為閔字(2003)197號,土地出讓日期為2003年10月10日,土地出讓方式為邀請招標。地塊中標價為4600萬元。按中標價計算,每平方米樓板價為600余元,而售出房屋的均價每平方米已超過1.4萬元。
一位調集有關工商資料的律師認為,回顧有關情況,有兩個方面值得注意:第一,上世紀末本世紀初,一些集體企業在轉制過程中存在不規范行為,突出表現為集體資產評估縮水,“看門人變成家主人”,即原經理層人員搖身一變成為大股東,這是歷史遺留問題;第二,由集體企業轉制而來的民營企業,與原集體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在本級政府所在區域內拿地、蓋房子,在批地程序、工程監理等方面難以出現有效的外部監督,這是現實問題。
群眾對政府處置情況總體滿意
本刊記者了解到,事故發生后,上海市和閔行區政府相關部門及時發布了《告蓮花河畔景苑購房者書》,公開對外熱線咨詢電話;閔行區政府部門主動發短信和信函向業主通報事故,希望得到配合。其中一些業主身處外地,也通過努力全部通知到人。相關部門承諾將全力維護業主權益,確保購房者合法利益不受損害。這些舉措有效緩解了購房者的焦慮和急躁情緒。
閔行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人對本刊記者說,在開發商面前,業主是無辜的,是弱勢群體,當務之急是確保業主的合法利益不受損。因此,閔行區在第一時間對開發商的資金采取控制措施,業主交納的房款處于安全狀態;同時對項目開發商、建筑商、施工方、監理方等9人采取控制措施。為保護建筑施工方農民工利益,敦促建筑商支付了農民工工資154.2萬元。
接受采訪的購房者和一些上海市民表示,黨和政府負責任的態度以及善后措施,讓他們感到相當欣慰,大家對此是滿意的,唯一的希望就是對事故原因和責任徹查到底。購房者張美華說:“只有責任追查得越徹底,群眾的權益保障才越有底。”
在事故原因方面,3日上海市政府公布,事故因水平壓力差造成。而倒覆大樓的原勘察報告、原設計結構、大樓所用的PHC(預應力高強混凝土)管樁符合規范要求。事故調查的下一步工作重點將由安全生產監督部門牽頭,展開事故責任調查。
個別事件折射普遍性弊端
上海政法學院教授湯嘯天對本刊記者表示,這次上海樓房倒覆事故雖屬比較個別和“極端”,但是它折射出我國房地產行業、建筑施工行業的深層次、普遍性弊端。因此,對這一事故的調查處理,不能局限于事故本身,而是要深入到事故的幕后和導致事故發生的深層次原因。調查的環節要按照上海市領導所要求的那樣,不能僅限于造房子本身,而是要延伸到房地產規劃、招投標等各個環節。“比如邀標,是什么人出面邀標,邀誰來接標?是否規范?這些都需要調查。”
湯嘯天認為,當前要痛定思痛,徹底地對房地產行業、建筑施工行業進行規范。目前,上海已啟動全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管理專項監督,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日前也發出通知,要求全國各地區立即開展在建住宅工程質量檢查。湯嘯天說,這是十分必要的。同時,這種普查也應成為一種常態,而且一定要打破“走過場”的陋習,“全國任何地方,只要有工地就應該有負責任的安全檢查,這是政府部門的基本職責。”
房地產行業涉及群眾的住房基本需求,一直備受公眾關注。“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展,不僅包括合理的價格機制,還包括健全的安全生產和質量監督體系”,在湯嘯天看來,任何一個方面出現了偏差,都會引起群眾的不滿意,成為滋生社會不和諧、不穩定的因素。價格機制與安全生產在某種程度上又是緊密聯系的,一定要防止開發商、建筑商等為了趕工程進度、增加售樓面積而忽視安全生產,一定要有硬措施保障老百姓安居。
相關閱讀: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