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成都6月2日電(王萌)“這一年,四川環保系統在逆勢中奮起,在困境中抗爭,在風雨中前行,在危難中作為。”震后一年之際,記者對話四川省環境保護局黨組書記、局長田維釗,傾聽這位四川環保領頭人震后一年的真實感受。
“5·12”汶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后,四川省環境保護局緊急動員,成立了“四川省環境保護局抗震救災指揮部”,啟動了“四川省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相繼制定了共50多萬字,涉及30多個類型、上百戶企業、上千個數據的《地震重災區重點環境風險源分布及次生環境災害應急處置方案》、《重災區重點防疫區環境污染應急處置預案》、《地震重災區堰塞湖分布及環境風險應急措施》、《重災區重點救護醫療廢棄物環境污染應急處置方案》。該局及時從四川省非災區的宜賓、自貢、樂山、瀘州、南充等市調集環境監察、監測人員,與省環境監察執法總隊和省環境監測中心站人員組成多個工作組,深入災區一線開展應急處置工作。
據統計,去年5月13日至6月13日期間,該省共出動環境監察人員3萬余人次,執法車輛5100多臺次,對災區19237個重點污染源、危險化工企業及其產品、有毒有害物質廢物進行拉網式排查,并及時排除了隱患。
田維釗告訴記者,地震后省環保局立即啟動核與輻射安全應急響應,深入重要核設施現場,積極開展核安全事故排查、輻射環境監督監測,確保全省災區未發生一起核與輻射安全事故。在環境保護部的指導下,開展四川核設施和輻照裝置安全評估,及時、全面掌握了在川核設施的安全狀況。
四川地處長江上游,流域面積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就有1049條,對整個長江流域生態環境影響重大,是西部重要的生態屏障。四川省環保局意識到,環境監測是城市的生命線,加強生態建設,必須加強監測,尤其是流域水環境質量的監測。災后重建規劃中的重點項目《四川省環境監測中心站等建設項目建議書》已獲省發改委批復,前期籌備工作順利進行。
在四川環保部門攻艱克難、奮力拓展下,災后不僅沒有發生重特大次生環境污染,確保了飲用水環境和核與輻射環境“兩個安全”,且其他各項工作也取得了新的突破,大災之年交了一份滿意的答卷。省環保局切實履行污染防控、核與輻射監管、生態建設與保護三大職能,強力推進工業污染源整治、城市污染源整治、農村污染源整治三項工作,著力確保飲用水和核與輻射環境安全。在遭遇大災大難的情況下,環境安全得到有效保障,環境質量進一步改善。
這一成績的取得,田維釗歸結為以下五點:黨政重視才能有為有位;同舟共濟才能共克時艱;“強身健體”才能從容應對;聚集整合才能強化推力;履職盡責才能贏取信譽。以此來勉勵四川環保人繼續在千變萬化中調整,在艱難困苦中突破,在逆流激漩中搏擊,在險象環生中推進。
對大災之年四川環保工作取得的不俗成績,四川省委副書記、省長蔣巨峰在專門聽取環保工作匯報后作出重要批示,全省各級環保部門的同志們在推進科學發展中強化環境保護,在強化環境保護中推進科學發展,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特別是污染減排走在全國前列。要求全省環保系統再接再厲,為改善生態環境、完成減排任務、促進“兩個加快”做出新的更大貢獻。四川省副省長王寧評價,全省環保系統“經受住了重大挑戰和嚴峻考驗”,“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去年末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機給國際國內形勢帶來了極其深刻的影響。面對金融危機、經濟下滑的全球性難題和加快災后恢復重建的特殊省情,四川環保工作又是如何定位的呢?田維釗指出:“金融危機、經濟下滑已成為全球性問題,四川亦不例外,經濟下滑是矛盾的主要方面,發展經濟是最迫切的任務。作為環保部門,保護環境責無旁貸,服務發展義不容辭。我們務必冷靜分析形勢,深刻洞察走勢,準確把握大勢。”
田維釗告訴記者,今年乃至今后一段時間內,四川環保工作重點將從污染減排、環評審批、生態建設等10個方面著力,以“三個轉變”為核心,著力推進環境保護。“三個歷史性轉變”即指導思想的轉變、思維觀念的轉變、行為方式的轉變。他說:“如何推進“三個轉變”,是我們必須深入思考的全新課題和重大問題。一是勤建議多參謀,二是抓機遇爭主動,三是履職能盡責任,四是要重宣傳強教育,不斷深化環境意識,廣泛動員社會力量,以民眾參與的強大合力促進“轉變”。
田維釗表示,今年是完成“十一五”污染減排的決定性一年,省環保局將著力推進污染物總量減排。已確立了二氧化硫、化學需氧量、氨氮分別再削減1%的目標,還將緊緊圍繞發展生態經濟、開展環境整治、保護自然生態三大任務,篩選啟動一批重點生態縣(市、區)的創建,力爭2009年建成5個省級生態縣。繼續做好“汶川地震災區生物多樣性破壞調查和影響評估”,有針對性地提出保障生物安全的辦法措施,保護生物多樣性。
專訪結束前,田維釗說了這樣一段話:災難,磨礪了我們的意志;痛苦,洗禮了我們的心境;艱辛,鑄就了我們的精神;成功,激勵了我們的士氣。水火交織中,積累的經驗彌足珍貴;成功案卷中,鐫刻的啟示耐人尋味。(完)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