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員、飛行員、潛水員……這些我軍的特殊兵種,在療養學上也有特殊的要求——特勤療養,因為他們關系到導彈升空、飛機上天、艦船出海。
在美麗的杭州西子湖畔,有這樣一支特殊的部隊——南京軍區杭州療養院。2004年5月,隨著三軍聯勤步伐的加快,同樣駐在杭州西子湖畔的海、空軍療養院和第117醫院轉隸到這家療養院,也擔負起特勤療養任務,保障任務從陸地走向天空、走向海洋。
前不久,杭州療養院總結梳理的聯勤體制下特勤療養的經驗做法,被總后勤部在全軍推廣轉發。
全軍首部特勤療養學專著出爐
長期從事高強度飛行訓練的飛行員如何療養?常年在深海執勤的潛艇官兵心理壓力如何緩解?
多年來,對特勤療養訓練工作尚未出臺相關的制度規范,全軍沒有一個統一制度規范。“打造我軍特勤療養的現代‘航母’,沒有一個堅強的內核,肯定不行!”杭州療養院領導下定決心,在全軍率先組織“聯勤體制下特勤療養模式研究”,從特勤療養機制建設、技術建設、制度建設、設備建設、信息建設、人才建設、文化建設、安全管理等方面進行研究,全面打造整體覆蓋、立體輻射的特勤療養“九個一”系列工程。
為了規范特勤療養工作,提高療養質量,他們組織專家邊探索邊實踐邊總結,創新制訂出《特勤人員大體檢和健康鑒定實施細則》、《航空生理訓練工作規范》等5種規章制度……總后勤部領導到療養院調研后給予充分肯定,并把他們的這一系列工作規范作為特勤療養工作的統一標準在全軍推廣,填補了全軍特勤療養制度不統一的“空白點”。
從摸著石頭過河,到擁有“話語權”,我軍特勤療養的現代“航母”初具規模:形成了完善的科學體系,建成全軍首批達標特勤療養科室,創建了全軍首個特勤療養研究所……
“空中經驗”地面演練
在杭州療養院航空生理訓練中心,坐在航空生理訓練艙的坐椅上,在醫務人員的操作下,坐椅微微轉動,加速……筆者猶如置身于失重的空間中,完全置身于另外一個陌生的境地。
航空生理訓練中心主任李交杰介紹,通過航空生理訓練,能讓飛行員在模擬飛行條件下,經受缺氧、低氣壓、加速度、空間定向障礙等不良因素對人體的影響,培養飛行員應對不同飛行因素影響的身體功能穩定性,培養并發展飛行心理素質,提高在事故情景及其它復雜飛行條件下的飛行活動可靠性。
如何預防由飛行員生理原因而引發的飛行事故?航空生理訓練中心的醫護人員把目標鎖定在航空生理訓練課題的研究攻關上。一個個只能在真正飛行中才能體會到的生理感覺,現在完全可以在地面進行模擬訓練感受和處置。
近年來,他們還研究出殲擊機、強擊機、運輸機等多種機型、多種飛行條件下的航空生理訓練模擬課題。其中,高空缺氧、抗荷訓練、飛行錯覺等4個課題已在全軍航空生理訓練中得到廣泛應用。
地面“空中經驗”真切實在,空中處理類似情況才能熟練自如。近兩年來,在該院進行生理訓練的3600多名飛行人員中,飛行錯覺發生率明顯降低,95%以上的飛行人員已練就抗錯覺的本領。
“療治結合”提高服務滿意度
一堂“專家教你如何對付亞健康”的保健知識課,讓特勤療養官兵受益匪淺。不少特勤療養員反映,聯勤為他們聯來更多的療養項目,正是這個療養院整合療養保障資源帶來的保障效益。
新的編制體制啟動后,杭州海、空軍療養院和第117醫院轉隸到該院,技術、人才結構更要合為一體,院領導眼光睿智:充分利用現有資源,對現有人才、技術、醫療設備等進行重組整合,構建起高效、高質的特勤療養單元。
療治結合,是現代療養發現的必然趨勢。聯勤后,他們打破區域界線,建立療養院與醫院間資源的雙向流動機制,真正走出療治結合的新路子。他們把保障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將各療區的醫療設備、特色專科進行重組;拓展療養功能,突出專科建設,開展了“雙向轉診”、“專家全診”、“交叉坐診”;率先提出專病專科療養,使專病專科療養成為特勤療養學科主流技術的發展方向。
經過5年的聯勤實踐證明,杭州療養院特勤療養服務滿意率節節攀升,特勤保健療養、特勤體檢和健康鑒定、特勤訓練、特勤康復療養等工作,躍上新臺階,形成了一個“獨特高效、聯合保障、療治結合”的全新特勤療養模式。聯勤以后特勤療養官兵訓練質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服務滿意率在98.8%以上。(潘正軍 于偉 李柰)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