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伴隨著全民愛心捐贈的高潮,民眾對善款用途公開的期待日益高漲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鄧媛 特約撰稿張牡霞發自北京 公益時報社社長劉京最近比較煩。自從他4月底對外高調公布了由民政部指導、中國社工協會主辦、公益時報社承辦的“2009中國慈善排行榜”后,排隊采訪的媒體令他應接不暇,核心問題只有一個:“為什么‘賴捐’名單會流產?”
“這個問題我回答過很多遍了,換一個!钡胶髞恚瑒⒕╇p手一擺。
從一場中國史無前例的里氏8.0級大地震到一場空前規模的愛心捐贈,如今,是一次全民對社會良心的拷問和監督。
“賴捐”只是誤會?
去年地震發生之初,中國企業的踴躍捐贈令國人欣慰,企業和民眾一起創造了年度捐贈1070億元的奇跡。不過一年后,部分喊出上千萬元捐贈的企業實則只投入了幾百萬元。
劉京解釋“賴捐”名單流產的原因時說,如今發布排行榜及相關評選的目的之一是形成“輿論監督作用”,而這點已見成效。“絕大多數捐贈未完全到位的企業已給我們打來電話,表示已經緊急補捐,或承諾補捐。而到發榜時,很多捐贈都已到位。”
不過,仍有未能及時做出答復的企業。其中,包括去年6月曾經登上商務部統計的未曾兌現捐款承諾“黑名單”的玫琳凱(中國)化妝品有限公司,1500萬元的承諾只兌現500多萬元。但發榜之日第二天,該公司在其網站上鄭重說明:玫琳凱在已有捐款已全部到位的情況下,將計劃從今年至2011年,每年撥出500萬元預算,專項用于災后重建等工作,共計1500萬元,分三年逐步到位。
涉嫌“賴捐”的沃爾瑪(中國)投資有限公司也表示,沃爾瑪正在與當地政府及紅十字會等組織積極尋找項目,以盡快落實未到位的捐贈。
“沒有到位”與“賴捐”似乎只是一個誤會。但有網友不甘心,“承諾的捐款,為什么非要分階段進行?”“誰來監督這些重建款項的落實?”
善款何處去
對第一個問題,擁有“中國首善”稱號的江蘇黃埔再生資源利用有限公司董事長陳光標認為,“有些企業一下子拿出所有捐款確有困難,可能會影響生產發展”。劉京對此表示贊同,他說:“畢竟是在金融危機的環境下,企業的財富可能會縮水!
而第二個問題,矛頭已不僅僅指向捐贈企業。事實上,自第一批地震善款投入使用以來,中國紅十字會便處于風口浪尖上。
去年5月14日,門戶網站網易宣稱,由于中國紅十字會不愿接受對網友捐款總數明確記錄的操作方式,因此網易中止與其合作,這使得紅十字會的透明度問題開始遭受質疑。緊接著,網上流傳的一頂萬元的“天價帳篷”事件、“三亞紅十字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驪態度惡劣”的視頻再次使紅十字會形象受創。
盡管事后證明,流言與事實皆存在較大差距,但民眾對善款用途公開的期待卻日益高漲。
“實事求是的說,這次汶川大地震確實有很多值得我們去認真總結的經驗!便氪ù蟮卣鹨恢苣曛H,中國紅十字會秘書長王海京也在反思,“我們發現,從整體實力到隊員素質、人員構成等方面,我們和時代的要求還有很大差距!
紅十字會打算恢復去年5月中旬至7月底網上公布每一筆善款來源的舉措。同時,開始重視增加善款透明度。日前,紅會副會長蘇菊香向媒體通報了汶川地震一周年全國紅十字會系統救助工作情況,并向記者發放了厚達200多頁的災后恢復重建捐贈項目名錄,將各企業捐贈款額同項目名稱一一對應。
民眾關注透明度
有民眾認為,“慈善機構大多只發布收到的善款總額”,因此無法令人信服其是真實數據。
對此,蘇菊香指出,審計署去年年底發布的《2008年汶川地震社會捐贈資金和物資審計報告》表明,汶川地震發生后,紅十字會救災款物管理總體良好,審計未發現重大違法違規問題。
真正被查出問題的是部分救災基層干部和非法NGO組織。
5月8日,四川省向媒體通報災后重建資金物資監督檢查工作情況時指出,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共接到涉及救災款物管理使用的信訪舉報超過1萬件,查實1161件;共查處違紀違法黨員干部和有關人員246人,其中有31人被追究刑事責任。
“汶川地震,一方面帶動了民眾的慈善熱情,同時也激發了大家對慈善事業透明性的高度關注!蓖鹾>┱f。
慈善機構通報救助情況
包括港澳臺紅十字組織、國際聯合會及有關國家紅十字會在內的全國紅十字系統共募集款物191億人民幣,其中總會和地方各級紅十字會募集款物165億人民幣,國外及港澳臺紅十字會(組織)募集款物26億人民幣。目前,全國紅十字系統已向汶川地震災區撥付款物及安排資金144億人民幣。
截至2009年4月30日,中華慈善總會接收抗震救災捐贈款物共計10.835億多元。其中,資金9.272億元,物資折款1.563億元。已撥付和分配的資金8.59億多元;物資已全部運抵地震災區。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