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國家聯盟(簡稱東盟,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 ASEAN)的前身是由馬來西亞、菲律賓和泰國3國于1961年7月31日在曼谷成立的東南亞聯盟。1967年8月,印度尼西亞、泰國、新加坡、菲律賓4國外長和馬來西亞副總理在曼谷舉行會議,發表了《東南亞國家聯盟成立宣言》,即《曼谷宣言》,正式宣告東盟成立。20世紀80年代后,文萊(1984年)、越南(1995年)、老撾(1997年)、緬甸(1997年)和柬埔寨(1999年)5國先后加入該組織,使東盟由最初成立時的5個成員國擴大到10個成員國。目前,東盟擁有人口5億多,地域面積超過450萬平方公里,是一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區域性組織。東盟的盟歌是《東盟方式》 。
東盟的宗旨是:以平等和協作精神,共同努力促進本地區的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文化發展;遵循正義、國家關系準則和《聯合國憲章》,促進本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同國際和地區組織進行緊密和互利的合作。
東盟主要機構有首腦會議、外長會議、常務委員會、經濟部長會議、其他部長會議、秘書處、專門委員會以及民間和半官方機構。首腦會議是東盟最高決策機構,會議每年舉行一次,已成為東盟國家商討區域合作大計的最主要機制,主席由成員國輪流擔任,現任東盟秘書長素林,任期從2008年1月1日開始至2012年12月31日止。外長會議是制定東盟基本政策的機構,每年輪流在成員國舉行。常務委員會主要討論東盟外交政策,并落實具體合作項目。東盟秘書處設在印尼首都雅加達。
隨著經濟實力和影響的不斷加強,東盟在地區事務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20世紀90年代初,東盟率先發起東亞區域合作進程,逐步形成了以東盟為中心的一系列區域合作機制。1994年7月成立東盟地區論壇,1999年9月成立東亞-拉美合作論壇。其中,東盟與中日韓(10+3)、東盟分別與中日韓(10+1)合作機制已經發展成為東亞合作的主要渠道。此外,東盟還與美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歐盟、韓國、中國、俄羅斯和印度10個國家形成對話伙伴關系。2003年,中國與東盟的關系發展到戰略協作伙伴關系,中國成為第一個加入《東南亞友好合作條約》的非東盟國家。 薛捍勤被任命為首任中國駐東盟大使
為了早日實現東盟內部的經濟一體化,東盟自由貿易區于2002年1月1日正式啟動。自由貿易區的目標是促進東盟成為一個具有競爭力的基地,以吸引外資;消除成員國之間關稅與非關稅障礙,促進本地區貿易自由化;擴大成員國之間互惠貿易的范圍,促進區域內貿易;建立內部市場。
2007年11月20日,東盟10國領導人在新加坡舉行的第13屆首腦會議上簽署了《東盟憲章》和《東盟經濟共同體藍圖宣言》等重要文件。會議重申在2015年之前建成東盟經濟共同體。這是東盟經濟一體化建設的總體規劃,也是一份指導性文件。2008年12月15日,《東盟憲章》正式生效。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