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雜志記者/胡星 白旭 陳昕曄 辛省志
佛教傳入西藏,并被藏族人所接受,始于大約公元641年時的松贊干布時代,至今已有1300多年歷史,中間經歷了幾度興衰、變革。在當代社會變遷中,喇嘛們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他們為什么選擇出家,又如何堅守自己的信仰?《環球》雜志記者在日喀則和北京采訪了喇嘛和關注西藏生活的藏族導演,聽他們講述喇嘛們的當代生活。
扎什倫布寺里的“80后”
坐落在日喀則市尼色日山南側的扎什倫布寺始建于1447年,四世班禪時進行了大規模的擴建,此后逐漸成為歷世班禪舉行宗教和政治活動的中心。目前寺廟內有800多名喇嘛,其中包括上百名“80后”喇嘛。
2000年進入扎什倫布寺的喇嘛洛桑扎西今年剛20歲,在日喀則市甲措雄鄉小學畢業后,他就來到了寺廟里。“當時覺得書念不下去了,只想到寺廟當一個喇嘛!甭迳T髡f。
據扎什倫布寺民管會副主任薩龍·平拉介紹,在民主改革以前年輕人到寺廟出家分為三種情況,像洛桑扎西一樣自愿出家的是其中一種,此外,貧苦農奴會送子女到寺院謀生,寺廟還會給管轄地下達指標,每年出家人數要達到一定數量。
來到寺廟里的第一年,洛桑扎西只是一名學徒,就是“不穿紅袈裟”的,他每天起早貪黑背念佛經,加上小學時有一定的知識基礎,一年后順利通過考試成為了一名喇嘛。洛桑扎西說:“剛來寺廟時生活很不習慣,現在經書容易讀懂了,周圍的人也熟悉了,每天的生活變得充實和快樂。”
每天早上6點,洛桑扎西和寺里所有的喇嘛都會來到主殿措欽大殿一起念經,他一天的生活也從這彌漫在大殿里的渾厚念經聲中開始。早飯是由寺廟統一在措欽大殿里供應高熱量的糌粑和酥油茶。
在措欽大殿內兩個小時的念經之后,洛桑扎西回到了自己的殿堂孜宮扎倉繼續念經,直到兩小時后自己回到僧舍做午飯。
下午3點半,洛桑扎西繼續在孜宮扎倉學習佛經,此外還有每周兩次的西藏歷史文化知識的學習。晚上洛桑扎西還會復習一遍白天學習的佛經,并做出自己的理解。
從時間表來看,洛桑扎西一天的生活幾乎都是在佛經中度過,“這是一個喇嘛必須做的事,我會把它做好”。
看似單調的生活,其實每天都有“調和劑”,給朋友發手機短信就是其中之一。一個月前,洛桑扎西的朋友送給他一個手機,他將手機調成振動,貼身放在紅袈裟下面。這一個月他用了50元的電話費,主要是給寺內的喇嘛和寺外的朋友發短信。他說:“有了手機聯系朋友好方便,藏語和漢語短信都可以發。”
每周日寺廟放假,洛桑扎西和伙伴會來到日喀則的街頭,到藏面館、茶館吃東西和看電視,這讓洛桑扎西與當下流行的東西有了接觸。目前西藏電視臺藏語頻道正在播放藏語配音的電視劇《霍元甲》和《西游記》,洛桑扎西對劇內人物陳真和豬八戒非常感興趣,因為“陳真的武功很好,豬八戒的一些行為很愚蠢,他應該是個花和尚吧”。
除了念誦佛經,洛桑扎西時不時還會哼唱一些流行歌曲。讀小學的時候,他就是劉德華的一個歌迷,現在成為了喇嘛,對劉德華雖說不上“迷”,但對劉德華的歌曲依然熟悉。在孜宮扎倉外的紅墻柏樹下,洛桑扎西偶爾會哼唱那一首久違的《忘情水》。
因為北京奧運會的舉行,扎什倫布寺將每周一次的集中看電視次數增加為每天一次,這讓籃球愛好者洛桑扎西著實過了一把癮。姚明的比賽他幾乎每場都看,他和伙伴們會為每一個好球鼓掌歡呼,也會為每一個失誤扼腕嘆息。洛桑扎西能說出不少奧運明星的名字:楊威、菲爾普斯、郭晶晶,“還有那個百米飛人博爾特,他跑得也太快了!”
當然,短信、流行歌曲、電視劇只是洛桑扎西生活的點綴!拔仪宄粋喇嘛應該做什么,” 他說,“藏傳佛教也有學位,我會努力學習佛經,爭取達到更高水平!
和很多年輕喇嘛一樣,洛桑扎西的夢想是獲得格西學位。格西拉讓巴是藏傳佛教格魯派僧人修學顯宗的最高學位。這個近似于現代意義上博士學位的宗教學位,是不少藏傳佛教學經僧人的最高目標。要取得格西學位,必須要精通藏傳佛教顯宗的五部大論,洛桑扎西說:“在佛經上我還有很多東西要學,我知道會有很多的困難,但是我有決心克服它們!
“在別人看來,我們喇嘛的生活可能是不豐富的,清規戒律那么多。但是我們心里知道,有強大的信仰支撐,我們也會生活得很幸福!甭迳T髡f。
萬瑪才旦和小喇嘛的故事
藏歷新年初一,小喇嘛回到了小山村里自己的家,在外打工的哥哥給家里買回了電視機和VCD,還有一套“唐僧喇嘛取經”(《西游記》)的碟,小喇嘛高興極了,在寺里他的師傅老喇嘛經常講唐僧取經的故事,而小喇嘛最喜歡孫悟空的故事,可是剛看了一點,村里停電了,小喇嘛只好和弟弟一起玩。弟弟在上小學,學習藏文也學漢文,小喇嘛讓弟弟給他念漢文課本,弟弟說這些課文他都會背了,學習好了,將來要離開這里去外面的世界。小喇嘛要弟弟將來給他買一個電視機,弟弟答應了。
晚餐很豐盛,家人讓小喇嘛多吃,問他在寺院的生活苦不苦,爺爺在轉著法輪,慈愛地看著孫子。
初二,村里人圍坐在村里戲臺前看傳統戲劇《智美更登》,老年人看得淚流滿面,年輕人卻因為看過太多次而沒什么興趣。小喇嘛和妹妹、弟弟去旁邊看錄像,錄像里香港電影中的接吻鏡頭,讓小喇嘛覺得不快,他帶著妹妹、弟弟一起離開了錄像廳。在戲臺外的小攤上,弟弟吵著要喝娃哈哈,說這個比牛奶還好喝,小喇嘛則愛上了孫悟空的面具!吨敲栏恰费萃炅,年輕人跳起了迪斯科。
小喇嘛決定提前返回寺院,他要父親帶上電視機和VCD送他回去,讓老喇嘛也能看看唐僧取經的故事,爺爺支持孫子的想法覺得他心地善良,父親只好同意了。在寺院,老喇嘛把僧人都叫來看唐僧的故事,等到開春老喇嘛就要去拉薩朝佛了,這是所有喇嘛一生中最大的心愿,而他終于能有幸實現這一心愿了。小活佛的家里有電視,于是小喇嘛穿梭在寺院和小活佛的家之間,送著碟。
初三的下午,寺院的祈福大會開始了,小喇嘛猶豫了一下還是揣上了孫悟空的面具,加入了莊嚴的法會,誦經的聲音響起……
萬瑪才旦導演的《靜靜的嘛呢石》,以紀實的手法記錄了當代喇嘛和藏民的生活,影片在青海黃南自治州的吉哇寺拍攝,片中小喇嘛的扮演者洛桑丹派本人就是一個喇嘛,而小活佛則由巨煥倉活佛親自出演。影片在日常生活的瑣碎單純背后,有一種來自傳統文化精神的深沉律動,每一個人物即使從外部形態上看上去,也都很沉,有一股強大的精神力量從內部拽住他們的感覺,盡管外部世界已經開始觸動這塊土地。片中不刻意中蘊涵了藏文化的許多本質的東西,比如藏族人對生命、對死亡的基本的看法。比如里面有一句臺詞:“生命像風中的殘燭,財富如草尖的露珠。”
3月5日,《環球》雜志記者在北京見到萬瑪才旦的時候,他正在忙于為電影頻道拍攝的一部紀錄片做后期。膚色黝黑,頭發蜷曲的萬瑪才旦說話非常輕,平靜溫和,一如他影片中那種很沉的感覺。談到《靜靜的嘛呢石》,萬瑪才旦說:“影片記錄了喇嘛的日常生活,在西藏放映后,人們說,這就是我們真實的生活。”
萬瑪才旦說,影片里小演員洛桑丹派的經歷和角色非常接近,丹派的家里有很多小孩,他很小就出家了,和其他藏族家庭一樣,家里會挑天資比較好的孩子送到寺院,而丹派自己也愿意出家。在寺院里,丹派跟隨一位老喇嘛,前一兩年學習藏文、佛經、修辭、戲劇、歷算,現在一些寺院也會教小喇嘛們學習英語、漢語和計算機課。
丹派在青海的一個小的寺院跟隨老喇嘛學習了很多年,直到15歲時出演了《靜靜的嘛呢石》,影片上映后,當時也有很多記者問丹派拍電影對他的生活有沒有影響,他說沒有。2007年,萬瑪才旦在拉薩遇到了丹派,當時,他已經實現了自己的理想,在拉薩的寺院里做了一名喇嘛。今年,萬瑪才旦聽說,丹派已經還俗了。這件事對萬瑪才旦觸動很大。
萬瑪才旦的家鄉在西藏安多,他離開家鄉已經多年,每次回到家鄉,他都會感覺到那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道路變寬了,人們的生活變好了。他說,能感覺到傳統文化和商業文明之間的沖撞在年輕人身上引起的變化,年輕人更渴望外面的世界,而老年人會抱怨一些傳統的價值觀念不起作用了。
萬瑪才旦的兒子今年12歲,也來到了北京。假期里,萬瑪才旦會把兒子送回家鄉,在寺院里生活一段時間,他說兒子很喜歡在那里的生活,但是在用藏語交流時,他還是有障礙,“而且他的臉不像我這樣黑了。”
“喇嘛的生活沒有想像的那樣神秘”
雍和宮是北京最大的藏傳佛教寺院,這里的喇嘛大多來自內蒙古和東北。
3月6日,《環球》雜志記者來到管家嘉木揚·寧杰(法名)的辦公室,這里的墻上貼著釋迦摩尼和成吉思汗的畫像,書架里是佛經和佛教書籍,桌上放著筆記本電腦、手機和茶水。
嘉木揚·寧杰來自遼寧阜新,那里有藏傳佛教的濃厚氛圍,他是蒙古族,爺爺就是一名喇嘛。1983年,18歲的馬志德(本名)初中畢業,沒有考上高中,正在家里復習,正好雍和宮來到阜新招生,回憶起為什么想出家,嘉木揚·寧杰說,當時家里兄弟姐妹很多,未來的出路要么是考大學,要么就要在家重復老一輩的生活。那時正落實民族宗教政策,自己的家庭又受藏傳佛教傳統的影響,雍和宮是每個喇嘛都向往的地方,那里曾是皇家寺廟,“一個人一生中能呆上幾年,也是一種榮幸。”
于是,馬志德報名參加雍和宮的考試,通過文化課、體檢、面試,踏上了阜新到北京的旅程,他帶著鋪蓋、全國糧票,來到雍和宮,成為了后來的嘉木揚·寧杰。
那年和他一起來到雍和宮的還有30多名年輕人,初到雍和宮,寺里只有一些年老的喇嘛。嘉木揚·寧杰在雍和宮的最初兩年,是學習階段,不能上殿,而是跟隨老師學習藏文和佛經,每天5點半開始上兩個小時早課;從9點到11點,也是誦經和學習經文;下午則是2點到4點半,晚上還有晚自習,從6點到8點。這個日程表,到今天也沒有改變。
嘉木揚·寧杰說,雍和宮和其他寺院不一樣,是自己招收學員,自己培養,在兩年的學習后,如果自己愿意,經過雍和宮的考察認可,那么就自己寫申請,受沙彌戒,然后才能上殿,參與宗教活動,成為一名正式的喇嘛。
在雍和宮26年,嘉木揚·寧杰說現在招收的學員都由寺里供養!坝汉蛯m是以寺養寺,現在每招一個學員,寺里的投入是5000到8000元,來的車票,為他們準備新的被褥,每個人都有自己單獨的房間,伙食都由寺里提供!倍汉蛯m招收的喇嘛都要通過文化課考試,有初中以上的文化程度,現在有些人是大學畢業來當喇嘛的。
談到現代社會對宗教生活的影響,嘉木揚·寧杰說:“宗教也要適應社會,是在不斷變化的,喇嘛的生活沒有你們想像的那么神秘,喇嘛和普通人其實沒有什么不同,也會有困惑,但是我們是通過信仰解除內心的壓力!
嘉木揚·寧杰自己就是一個狂熱的足球迷。在他學習期間,正是中國足球隊為圓夢44年沖出亞洲的關鍵時刻,比賽他自然是一場不落,還會從理論和實踐上分析中國隊的得失利弊,F在,雍和宮的喇嘛也都可以用自己的電腦上網,至于他們在網上看什么,和別人怎么交流,寺里是不會干涉的。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