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網絡反腐反出了許多街知巷聞的事件。全國兩會召開之前,全國政協委員施杰已經準備好提案:網上反腐,無需讓網絡舉報者非要以實名相告。
被坊間稱為“網絡反腐第一人”的湖南株洲市紀委書記楊平說過,離中南海最近的是網絡,離網絡最近的是百姓。從去年多個地方相繼出現的“出國考察門”事件,到廣為流傳的“一夫二妻”區委書記,再到南京“天價煙”事件,網絡反腐似乎迎來了屬于自己的繁榮時代。曝光、報道、調查處理,網絡反腐赫赫生威。網絡具有其他手段所不具備的信息直達性以及一定程度的隱秘性,所以網絡成為了倍受青睞的反腐舉報途徑。
然而,說網絡具有隱秘性是相對的。因為眾所周知,只需通過簡單的偵查手段便能知道信息源頭來自何處,甚至何人,許多“人肉搜索”事件便是以此作為突破口的。舉報腐敗會不會遭到惡意報復,這恐怕是一個正常的理性人都會仔細掂量的問題。曾因舉報鞍山市國稅局存在違法違規行為而被評為“2006為了公共利益年度榜人物”的李文娟,如今恢復了工作,并最終獲得了國家賠償。然而,兩次舉報,兩次被辭退工作,一年勞教,數次收到恐嚇電話和恐嚇信,使今日的她“勇氣”不再。去年,網友“魑魅魍魎2009”成為網絡熱捧的民間英雄,但在曝光官員公費出國考察時,他就從自身安全考慮,做了一些技術防護,包括用國內的跳板機再通過國外的代理訪問國內的論壇發布信息,以杜絕通過尋找其ip信息“捕獲”他的可能性。
如此看來,舉報反腐,無論是現實渠道還是網絡途徑,對舉報人而言都成為了一件必須謹小慎微的事情。在官方的舉報網站上,網上舉報的注意事項就是提倡實名舉報,并要求詳細填寫聯系方式。實名制自然有利于更準確地接近事實,但是,哲學原理中的二分法再次得到印證:實名制打擊舉報人的舉報熱情也是顯而易見的。此次施委員提出要取消網絡反腐舉報實名制,確實為保護舉報人提出了有益的思考,但這似乎是不足夠的,頗有點“掩耳盜鈴”的味道。因為即便允許匿名舉報,但只要相關部門愿意,仍可通過其他途徑尋找到舉報人。問題的關鍵在于法律上應確立對舉報人的保護以及對于舉報信息被泄漏的問責。目前,我國對舉報人的保護只是政策上的,沒有法律上的保障,對舉報人保護的力度仍顯不足。而舉報信息被泄漏更不是什么罕見的新聞,但相關具體的問責規定尚未露面。
現實反腐也好,網絡反腐也罷,制度建設的關鍵在于保證舉報人即便站出來也能毫發無傷,這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洪丹)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