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算起來,筆者關注中國的院士制度已經有10年的時間,研究中國的院士制度至少有6年的時間,也曾經在鳳凰衛視《一虎一席談》欄目就此話題與某院士正面交鋒,還曾經與某院士在私下有良好的交流溝通。似乎該說的都已經說了,不想再說了。然而,在看到人保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通知之后,確實有不吐不快之感。人保部和財政部聯合下發的通知是,自今年1月1日起,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的津貼標準由每人每月200元調整為每人每月1000元。
如果具有院士稱號的人名實相符、名有所值,則有關部門的政策是無可指責的。但如果不是這樣,如果具有院士稱號的人名實不符、名非所值,甚至具有院士稱號的人并不優于沒有院士稱號的人、具有院士稱號的人并不優于擁有院士稱號之前,即如果廢除院士稱號利大于弊,則有關部門的政策就大有可商榷之處。理論與事實均證明了后者。這里只從院士年齡角度作具體分析。
按照美國巴特爾研究所(Battelle Memorial Institute)的研究結論,一個人年齡與智力是一個很復雜的函數關系,綜合能力的高峰在45歲,之后就逐漸衰退。鄧小平說:“做四個現代化的闖將,沒有專業知識是不行的,沒有干勁是不行的,沒有精力是不行的,不管你的見解多么高明,如果沒有精力,要做好工作是很困難的。” 根據現代心理科學對人的年齡與智力的相對關系的探索揭示,進入成年后,人的知覺、記憶力、動作和反應速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下降,而比較和判斷能力在中年達到最佳狀態,以后逐漸下降,雖然存在極少數的例外,但從總體上來看,這種下降趨勢基本上是可以肯定的。到現在為止,大概可以實證的是,幾乎沒有院士級的自然科學家可以在65歲或70歲以后還有重大的創新成果。以此推斷,院士的年齡結構顯然使院士的創新性大打折扣。
已經去世的王選教授曾講,我們這些當選為院士的人,在當選之后實際上已無創新能力,也不再擁有最高學術水平。筆者不客氣地講,僅以目前院士的平均年齡(據了解,中國工程院目前700多名院士的平均年齡高達73歲)來看,依據人的壽命周期規律,幾乎不可能有什么創新,更不必奢談最高學術水平(個別例外)!國外的會員是一種純粹的榮譽,不是職稱、不是學術稱號,但在中國,院士已經成為職稱(比如,現在院士們對外只稱呼自己是院士,羞于說自己是教授),院士可以終身不退休,為什么在最不應該搞終身制的創新(科技)領域還保留這種終身制呢?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前院長秦伯益曾撰文說,院士不是花瓶。而筆者要說,目前,不排除有名實相符、名有所值的院士,但也有一些院士只能或幾乎是花瓶!
筆者5年前做的一個研究指出:俄羅斯和法國的科學學會(科學院)也都存在嚴重的會員(院士)老齡化問題。現在俄羅斯科學院院士的平均年齡已經超過了70歲,通訊院士的平均年齡也將近達到65歲。1998年法國科學學會數學分學部的會員中只有6%在40到49歲之間,有35%在40到59歲之間,80歲以上的高達33%,平均年齡69歲。會員老齡化帶來嚴重危害。科研隊伍的老化使科學學會的活力嚴重不足,當選后的會員也不再代表卓越的科學水平。科技人才年齡斷層的狀況影響國家的科技安全。法國科學學會的改革已經取消了通訊會員的增選。此外,科學學會正在醞釀將資深會員的年齡由80歲提前到75歲,同時取消其推薦和選舉會員的資格。
任何事物都有其產生發展的過程。院士,作為一種學術榮譽稱號,其產生發展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在歷史上對尊崇科學、引導科學進步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如果因為院士的年齡結構產生了束縛科技創新與科技進步的問題,那么,改革便勢在必行。(顧海兵)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