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正在村里采訪的中外記者團12日恰巧敲開了他的家門,也許還要再過一些時日,68歲的拉薩市納金鄉嘎巴村村民丹增巴桑才會知道,中國已經為像他這樣的舊西藏百萬農奴專門設立了解放紀念日 。
對于這樣一個遲來的消息,不會讀報紙的丹增巴桑老人顯然有些激動,眼睛里隱隱泛出淚光,“我沒有上過學,不會讀報紙,不知道這個事情。我得先把香燒上,告訴去世的父母。”
“我的父母,我的父母的父母,我們家世世代代都是色拉寺的農奴。”點上香,丹增巴桑開始向記者講述50年前自己親歷的那段黑暗歷史。
對于自己家什么時候開始成為色拉寺的農奴,丹增巴桑說,連自己的父輩也不知道。但他知道,在嘎巴村東南方向的那塊土地上,留下了自己家祖祖輩輩作為農奴為色拉寺當牛作馬的身影。
“家里什么財產都沒有,沒有房子、沒有土地,也沒有人身自由,晚上與牲畜睡在一起。”他回憶說,民主改革以后,家里的情況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衣服到房子,從牲畜到土地都有了,都是政府給的。”
“在我的記憶中,整天都在干活,還吃不上飯,你不干活就挨打。”他說,那時吃飯全靠農奴主給,自己家一無所有,“如果有人說舊西藏好,那只能是謠言。我和我父母的經歷明明白白地擺在那里,不管誰說謊,我都敢揭穿它。這是每一個農奴的心聲。”
年輕一代對舊西藏歷史的逐漸淡忘,讓丹增巴桑心里非常不安,“孩子們對以前的事情不了解,不知道那時的西藏到底是個什么樣子。雖然他們也偶爾談及,但都不是很在意。”
“設立這樣的紀念日太有意義了。它可以讓年輕藏人記住父輩曾經受過的苦,知道新社會的好生活是共產黨給的。只要好好學習、努力工作,就會有更好的生活等待他們,我們受過的苦難再也不會發生在他們身上。”丹增巴桑說。
丹增巴桑說,自己有4個孩子,3個孩子讀完書后在外地工作。現在自己住在在老家靠做木工和采石掙錢的兒子家。5口之家連現金帶糧食,一年收入將近一萬元,兩個孫子一個16歲,一個14歲,都在學校讀書,“回想那時候,農奴連讀書的夢都不敢做。”
西藏自治區于2006年實施的旨在讓全區80%的農牧民住上新房的安居工程,讓丹增巴桑家的住房情況發生了很大變化。他說,“政府補了2.5萬,貸了2.5萬的銀行貸款,自己湊了一部分錢”,家里用10萬元蓋起來了面積500平方米的大房子。
丹增巴桑的一位鄰居說,在嘎巴村第三組60戶家庭里,“丹增巴桑家只能算中等水平。”而大家愿意建新房的原因,是因為原來的房子是質量很差的土坯房,交通、飲水等都不方便。
西藏社科院研究員多慶說,政府在農牧民自愿基礎上實施的這一工程很受歡迎,“在日喀則,2009年的安居工程報名已經滿了。不用政府做工作,老百姓自己主動參加。”
一邊從自來水管里盛滿一壺水放到太陽能熱水器上,丹增巴桑一邊把過去的生活和現在的作對比,“現在不但可以喝到免費的自來水,交通也方便多了,農閑時,我就去大昭寺朝佛。”
來自西藏社科院的數字顯示,民主改革前,占人口5%的農奴主、僧人、政府官員和貴族占有全西藏95%的財富,而廣大農奴則一無所有。“現在的拉薩街頭上,幾乎每一位行人都是農奴的后代,看看這些人的好心情,就知道推翻農奴制到底好還是不好了。”布達拉宮前,81歲的江孜老人多杰告訴記者。
丹增巴桑說,雖然有現在的好生活和人身自由,但心里一直有件事擱著,“我時常想,如果我的父母還在世該多好,讓我能夠好好地侍奉他們,讓他們好好地過過現在的好生活。”
在會見中外記者團時,西藏自治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列確特別指出,“沒有民主改革,不推翻舊西藏黑暗的農奴制,就沒有西藏今天的新社會,不會有西藏今天的發展,不會有西藏人民今天的幸福生活,也不會有我們這樣的農奴后代的今天。”(記者 魏武)
銆?a href="/common/footer/intro.shtml" target="_blank">鍏充簬鎴戜滑銆?銆? About us 銆? 銆?a href="/common/footer/contact.shtml" target="_blank">鑱旂郴鎴戜滑銆?銆?a target="_blank">騫垮憡鏈嶅姟銆?銆?a href="/common/footer/news-service.shtml" target="_blank">渚涚ǹ鏈嶅姟銆?/span>-銆?a href="/common/footer/law.shtml" target="_blank">娉曞緥澹版槑銆?銆?a target="_blank">鎷涜仒淇℃伅銆?銆?a href="/common/footer/sitemap.shtml" target="_blank">緗戠珯鍦板浘銆?銆?a target="_blank">鐣欒█鍙嶉銆?/td> |
鏈綉绔欐墍鍒婅澆淇℃伅錛屼笉浠h〃涓柊紺懼拰涓柊緗戣鐐廣?鍒婄敤鏈綉绔欑ǹ浠訛紝鍔$粡涔﹂潰鎺堟潈銆?/fo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