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三年的中國水土流失與生態安全綜合科學考察組20日在此間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我國現有水土流失面積356.92萬平方公里,其中水力侵蝕面積 161.22萬平方公里,風力侵蝕面積195.70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遠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水利部部長陳雷在科學考察總結會上介紹,這次考察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土保持領域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參與人員最多的一次綜合性科學考察行動。在近三年的時間里,共有86個科研院所以及各流域機構、各省(區、市)、地、縣的800多名工程技術人員參加,其中兩院院士28人、教授和研究員223人。現場考察途經27個省(區、市)的315個縣,行程14萬公里,發放調查問卷近20萬份。
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水土流失呈現三大特點:一是水土流失面積大,分布范圍廣。我國水土流失不僅廣泛發生在農村地區,而且也發生在城鎮和工礦區,幾乎每個流域、每個省份都有。
其次是流失強度大,侵蝕嚴重區比例高。我國年均土壤侵蝕總量45.2億噸,主要江河的多年平均土壤侵蝕模數為每年3400多噸/平方公里,部分區域侵蝕模數甚至超過每年3萬噸/平方公里,侵蝕強度遠高于土壤容許流失量。與印度、日本、美國、澳大利亞等土壤侵蝕較嚴重的國家相比,我國水土流失更為嚴重。
按照水土流失面積占國土面積的比例及流失強度綜合判定,我國現有嚴重水土流失縣646個。其中,長江流域265個、黃河流域225個、松遼流域44個、海河流域71個、淮河流域24個、珠江流域17個。從省級行政區看,四川、山西、甘肅、內蒙、陜西五省區占到全國總數的50%以上。
三是流失成因復雜,區域差異明顯。我國東北黑土區、北方土石山區、黃土高原區、長江上游及西南諸河區、北方農牧交錯區、西南巖溶石漠化區、南方紅壤區等各區域的自然和經濟社會發展狀況差異較大,水土流失的主要成因、產生的危害、治理的重點各有不同。
經專家研究測算,按現在的流失速度,50年后東北黑土區1400萬畝耕地的黑土層將流失掉,糧食產量將降低40%左右,35年后西南巖溶區石漠化面積將翻一番,屆時有將近1億人失去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專家以2000年的數據分析認為,水土流失給國家帶來的經濟損失至少在2000億元以上,相當于當年全國GDP的2.25%。(記者姚潤豐)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