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肇慶11月12日電 12日上午,在廣州舉行的廣東全省情況介紹會上,廣東省委常委、副省長肖志恒向數十家全國重點網絡媒體的記者介紹了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取得的主要成就、解放思想學習討論活動的做法成果以及廣東省爭當實踐科學發展觀排頭兵的主要措施。肖志恒指出,廣東的發展有“三長三短”,而為應對美國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因素的影響等一系列新的困難和挑戰,廣東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五大措施,廣東實現新一輪大發展大提高的前景廣闊。
改革開放成就矚目
肖志恒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廣東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經濟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由昔日以農業為主的邊陲落后省份一躍成為全國第一經濟大省。GDP從1978年的186億元增加到去年的31084億元,年均增長13.8%。一般預算收入從1978年的42億元增加到去年的2786億元,連續17年居全國第一。2007年來源于廣東的財政總收入達到7751億元。外貿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16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6340億美元,年均增長23%,占全國外貿總額的29%.實際利用外資從1978年的0.9億美元增加到去年的196億美元,30年合計達1945億美元。居民儲蓄存款余額從1978年的17.6億元增加到去年的2.3萬億元,30年翻了10番多。
肖志恒強調,廣東在短短30年里能夠取得這樣巨大的成績,根本原因在于始終堅持改革開放。
廣東發展“三長三短”
肖志恒表示,經過30年的努力,廣東的改革發展已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處于全面轉入科學發展軌道的關鍵時期。如何趨利避害、揚長補短,破解科學發展難題,推動經濟社會實現新一輪大發展大提高,是面臨的重大歷史性課題。從當前廣東省的發展實際看,主要是“三長三短”。
“三長”:
一是毗鄰港澳、華僑眾多。廣東與港澳地緣相連,人緣相親,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緊密。2007年,粵港澳進出口貿易總額4136億多美元;截至2007年底,廣東直接吸收港澳投資總額1200多億美元,均占全省總量的六成以上。與此同時,祖籍廣東的海外華僑、華人超過2000萬,約占全國的2/3.廣東能夠在改革開放中先行一步,外向型經濟得以迅速發展,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充分發揮毗鄰港澳的地緣優勢和華僑眾多的人緣優勢。
二是經濟總量大和外向型經濟發達。廣東2007年的GDP占全國的1/8、財政總收入1/7.這么大的經濟總量在全國具有明顯的優勢。與此同時,外向型經濟的特征十分明顯。外貿進出口總額達到6340億美元,約占全國的30%,其中一般貿易1050億美元。特別是私營企業成為廣東外貿進出口的生力軍。截至去年底,廣東擁有進出口經營權的私營企業達8萬多家,出口總額652億美元。目前,有18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在粵投資設立689家企業。
三是珠三角地區經濟發達、充滿活力。2007年,珠三角九個市的GDP總量達25607億元,約占全省的79.7%;人均生產總值54721元,折合約7000美元。珠三角地區是國內市場化程度最高、產業配套能力最強的地區之一,是具有一定國際影響力的重要制造業基地,與長三角、環渤海灣地區一起被譽為全國三大經濟引擎。
“三短”:
一是經濟發展質量不高,產業國際競爭力不強。廣東省雖然經濟總量在全國居第一,但是人均GDP落后于江蘇、浙江、山東、上海。同時,廣東省的勞動生產率不高,每新增1個勞動力所創造的GDP僅12萬元,大大低于江蘇的88萬元、山東的22萬元和浙江的21萬元。地均產出方面,每平方公里生產總值上海為1.5億元,江蘇為2342萬元,浙江為1768萬元,廣東省只有1702萬元。產業競爭力和自主創新方面,廣東省高新技術產業整體上仍處于全球產業鏈的中低端,產品附加值低,技術含量不高,85-90%的核心技術掌握在外企手中。第三產業發展滯后,三產的比重甚至低于世界最不發達國家的平均水平。
二是區域發展差距大。2006年,廣東全省地區發展差異系數高達0.77,高于江蘇的0.71、山東的0.67和浙江的0.38,也高于全國0.67的平均水平,接近該系數國際上0.80的臨界值。
三是社會事業發展相對滯后。廣東全省高校毛入學率為25.6%,比浙江、江蘇低5個百分點以上。常住人口每萬人高中階段在校生324人,也低于全國340人的平均水平。每千人擁有醫生數1.6人,剛剛達到全國平均水平。每萬人擁有的技術人才,上海為198人,江蘇為80人,而廣東省只有60人。
五大措施應對挑戰
受今年以來嚴重雨雪冰凍災害以及國內經濟政策調整、經濟形勢變化的影響,尤其是美國金融危機和世界經濟衰退因素的影響等一系列新的困難和挑戰,導致廣東省經濟增長速度呈現較大回落。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雖然保持了兩位數增長,但增幅比去年同期回落4.3個百分點,這是多年來少見的。
肖志恒指出,為將各種不利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防止經濟出現大的回落,廣東有針對性地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積極擴大內需,拓展國內市場。積極引導消費預期,擴大居民消費。努力促進消費增長,研究建立與經濟發展及物價增長相適應的最低工資標準調整機制。加快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增強居民消費預期。改善農村公共設施和服務,擴大農村地區消費。
二是著力擴大投資。以重大項目建設帶動社會投資,進一步改善基礎設施條件。實施“新十項工程”,共222個項目,5年內計劃投資2.3萬億元。
三是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廣東省委、省政府制訂出臺了《關于加快建設現代產業體系的決定》。加大對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的支持力度,重點推進高新技術產業和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建設,著力發展金融、物流、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現代產業體系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建設的一些重大項目取得重大進展。2008-2012年,廣東省財政每年安排10億元引導資金投向以現代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為核心的高端產業。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著力發展現代產業體系,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努力提升產業競爭力。加大對民營經濟的扶持力度,認真落實發展民營經濟的多項扶持政策。
四是調整優化外經貿結構。推進外貿方式和產品結構調整,提高外經貿質量,重點支持一般貿易出口、品牌產品和優勢特色產品出口,促進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大力開拓東盟、歐盟、非洲、俄羅斯等新興市場。汪洋書記、黃華華省長分別帶隊到東盟、西歐開展經貿活動,取得豐碩成果。同時,改善投資環境,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和激勵機制,重點鼓勵引進發達國家及世界500強企業投資。健全“走出去”的長效機制和促進服務體系,鼓勵優勢企業擴大對外投資合作。落實CEPA服務業開放協議在廣東先行先試的政策措施,以服務業合作為重點,著力加強粵港澳合作。
五是加大對企業的扶持和服務。幫助廣大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的困難和問題。在全省21個地級以上市組建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加快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平臺建設,支持有條件企業直接融資。優化政府服務,改善企業經營環境,加強和改進對企業的服務。完善、規范勞動力市場和就業培訓體系,未來五年,省財政將安排400億元用于支持產業轉移、勞動力轉移和培訓工作。
肖志恒還稱,廣東下一步將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決策和部署,積極采取措施,加大投資力度,加強財政對經濟的引導和支撐作用,加快重大項目建設進度,加強對企業的扶持力度,努力使廣東省經濟保持平穩較快發展的態勢,為全國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作出應有的貢獻。
他表示,綜觀國際國內環境,廣東未來幾年發展的條件有利有弊,總體上仍然是機遇大于挑戰。我們有信心把廣東建設得更加美好,實現新一輪大發展大提高的前景廣闊。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