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積累了十分寶貴的歷史經驗,奠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實踐基礎和科學依據。總結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對于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繼續推進改革開放,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有著重大現實意義和深遠歷史意義。
解放思想是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首要經驗
解放思想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大法寶。30年的實踐證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每一次重大推進,都以解放思想為前提,以思想理論創新為發端,以觀念變革為先導。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帶來了不斷創新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帶來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的突破性進展。
在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堅持馬克思主義不能丟,同時又必須堅持馬克思主義不斷創新。30年前,改革開放這一歷史性決策的提出,正是基于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的結合所得出的必然結論。一部改革開放的實踐發展史,也是一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探索史。
30年來,我們黨始終堅持以科學的態度對待馬克思主義,不斷根據變化了的實踐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賦予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時代的和民族的內涵,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這一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并運用發展著的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指導不斷發展的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實踐,成功地開辟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道路,取得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輝煌成就。
堅持“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基本經驗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我們黨在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同時,始終正確認識和處理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和堅持改革開放的辯證統一關系。
四項基本原則是立國之本,改革開放是強國之路。實踐證明,無論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還是堅持改革開放,都必須基于兩者的統一,一旦將堅持四項基本原則與堅持改革開放割裂或對立起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然會偏離正確的方向,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就會陷入停頓或倒退。
堅持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必須始終堅持一切從中國國情實際出發,把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大政方針建立在對國情的清醒和正確認識上。黨的基本綱領是黨的基本路線的展開和具體化。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必須始終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堅持工人階級的領導,建立鞏固的工農聯盟,鞏固和發展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積極爭取和團結改革開放中新產生的各社會階層,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發揮他們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者的積極作用。
堅持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是改革開放取得成功的重要經驗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和推動歷史前進的力量,是改革開放各項事業發展的根本依靠。改革開放以來,我們黨始終堅持把依靠人民、由人民當家作主、尊重人民群眾的首創精神和黨的領導有機地結合起來,積極調動最廣大人民群眾投身改革開放偉大實踐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的奮斗目標和檢驗標準,切實做到改革發展為了人民、改革發展依靠人民、改革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實現黨的領導,最重要的是黨所制定的改革開放政策要符合人民的愿望,執行過程要維護人民的利益,實施結果要滿足人民的需要。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應當以人民滿意不滿意、高興不高興、贊成不贊成、擁護不擁護作為衡量改革開放成敗與否的標準。正是因為這樣,我們黨才能通過改革開放,得到了人民的真心擁護。正是在改革開放的實踐中,在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過程中,黨的領導才得到了切實的加強和改善。
堅持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有機結合,是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
我國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方向的改革開放,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改革取向。社會主義與市場經濟結合具有蓬勃的生機和活力。提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進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是我們黨的一個偉大創舉。30年改革開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已經初步顯示出這一創舉的強大威力。
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關鍵是堅持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在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的過程中,我們黨始終堅持公有制經濟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同于其他市場經濟運行的特殊規律和特殊運行方式,始終堅持在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基礎性作用的同時,不斷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既發揮市場經濟的優勢,也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促進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的有機結合,逐步完善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是改革開放的一條卓有成效的經驗
我國改革開放的實質是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努力通過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調整與變革,構建適合中國現階段生產力發展和社會發展狀況的社會體制,堅持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也是改革開放的一條卓有成效的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在推動經濟基礎變革的同時,政治、文化和社會等上層建筑各個領域的體制改革也在穩步推進。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相適應的經濟體制、政治體制、文化體制和社會體制的逐步完善,是30年來我國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基礎和保證。推進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具體體制的改革,實現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實質上就是不斷推進社會主義的制度創新。當前,我國正處于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中心內容的全面制度創新階段,加大社會主義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各個領域的制度文明建設的力度,必將極大推動改革開放的深入發展,推進社會主義制度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堅持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是進一步改革開放必須堅持的經驗
我國改革開放的社會主義性質,不僅決定了發展不只是物質文明的單兵突進,還是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態文明的共同發展;不僅是經濟建設的單一推動,還是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和生態建設的全面推進;不僅以發展生產力實現全體人民的共同富裕為目的,還要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為最終目標和落腳點。只有堅持通過改革開放,不斷提高全民族的物質和文化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質,堅持全面發展、協調發展、和諧發展、可持續發展,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和發展逐步納入科學發展的軌道,才能最終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堅持提高效率與促進社會公平相結合,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國改革開放得到人民擁護、肯定的經驗
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長期的歷史任務。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要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改革開放以來,由當時我國的基本國情和具體的歷史條件所決定,“效率優先,兼顧公平”曾作為改革開放一段時期內的方針。改革開放發展到今天,在堅持效率優先的前提下,我們黨又把實現社會公平正義提到了更加突出的地位加以強調和解決,提出了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大戰略思想,將實現社會公平正義作為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項重大任務。我國的改革是一個寓效率與公平于其中的總體性概念,我們黨始終反對人為地將效率與公平二元化、對立起來的觀點和做法,著力解決廣大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切實把追求效率與實現公平辯證統一于改革開放的全過程。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取得人民對改革開放的支持,才能取得改革開放的成功。
統籌大局,自力更生,是改革開放的成熟經驗
統籌兼顧國內國際兩個大局,著眼于兩個大局,制定和實施對內改革與對外開放的政策和措施,堅持在與世界經濟相聯系和相互競爭中,自力更生地提升綜合國力的開放戰略,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國內改革和與世界經濟相聯系的對外開放相結合,是改革開放的成熟經驗。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離不開市場經濟的發展,離不開與世界的聯系。在我國這樣生產力水平還不發達,經濟相對落后的國家進行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始終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的對外開放戰略,積極參與到經濟全球化之中,不斷拓展對外開放的廣度和深度,有效利用國外資金、技術和先進管理經驗等外部條件發展自己,在全球競爭中趨利避害,努力實現互利、普惠、共贏。
堅持獨立自主是參與經濟全球化的前提和基礎,必須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相結合。對中國來說,要在經濟全球化競爭中生存和發展,必須始終保持足夠的清醒,始終在總體上保持發展的自主性,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發展經濟等各項事業。只有在保持獨立自主的前提下,積極擴大對外開放,參與全球經濟合作,才能實現跨越式發展。
堅持改革與開放相結合,必須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這就必須始終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發展道路,推動建設持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以維護國家發展利益和安全利益為最高準則,永遠不稱霸,維護世界和平與促進各國共同發展,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爭取和平穩定的國際環境。
堅持“三個有利于”是我國改革開放成功的根本經驗
我們黨始終把“三個有利于”作為判斷改革得失成敗的根本標準。在改革過程中,我們黨時刻注意正確地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的關系,使之相互協調、相互促進,把改革、發展的緊迫感同科學求實的精神結合起來,把實現當前目標和追求長遠目標統一起來,把改革的力度、發展的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統一起來,把握準改革舉措出臺的時機、力度和節奏,這也是我國改革開放的一條可行經驗。
改革是動力,發展是目標,穩定是前提。沒有改革,就無法最大限度地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就不可能走出一條適合自己國情的正確的發展道路;沒有發展,尤其是生產力的發展,中國就不可能實現現代化,也就不可能保持國家的長治久安;沒有穩定,改革和發展都無從進行。三者關系處理得當,就能保證改革開放的健康平穩運行,否則,就會吃苦頭,付代價,甚至給社會帶來災難。
我國的改革開放,走的是循序漸進的道路,這是中國取得巨大成功的一條舉世公認的經驗。改革開放30年來,黨始終堅持“漸進式”的改革策略,沒有采取“休克療法”、“硬著陸”等激進的方案,堅持試點先行,在取得試點經驗的基礎上再加以推廣。先農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內地、先經濟后政治、先發展后規范、先體制外后體制內、先易后難的改革策略,既保持了制度變革的連續性和漸進性,也保證了改革開放的順利推進。“漸進式”的改革方案既避免了由于舉措不當而出現的經濟嚴重衰退、社會矛盾激化和社會劇烈動蕩,又使中國社會充滿活力、和諧穩定。
始終堅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加強黨的建設,是改革開放取得偉大成就的政治經驗
我們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力量,中國共產黨的自身狀況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休戚相關。我國的改革開放既給我們黨注入了巨大的活力,也帶來了許多前所未有的新課題、新考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是改革創新的事業,中國共產黨要站在時代前列帶領中國人民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必須堅持以改革創新精神加強自身建設。
在30年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從世情、國情和黨情的發展變化出發,深入探索共產黨執政的特殊規律,堅持把黨建設成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堅持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馬克思主義立場,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不斷改革和完善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堅持科學執政、民主執政、依法執政。不斷鞏固黨的階級基礎,擴大黨的群眾基礎,保持和發展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和執政能力建設,積極推進黨內民主建設,旗幟鮮明地反對腐敗。(王偉光)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院常務副院長、教授、博導)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