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曾經被稱作“天下第一難”。上世紀70年代初起步的時候,婦女總和生育率(平均每個婦女一生生育孩子數)為5.8,人口出生率高達33.43‰,人口自然增長率達到25.83‰,全國年凈增人口2144萬。經過30多年的風雨歷程,我國不僅成功地控制了人口數量,更在人口全面發展方面取得舉世矚目的成績。
學者論成就: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影響深遠
在改革開放與人口發展論壇上,中國人民大學社會與人口學院院長翟振武教授全面回顧了我國人口30多年的發展變化。
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成就,用數字說明最直接。在人口數量上,2006年,我國婦女總和生育率為1.8左右,已經降到更替水平(2.0)以下,人口出生率為12.0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28‰。在人口素質上,我國人口平均期望壽命目前為73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15歲以上國民人均受教育水平為8.5年,高于發展中國家平均水平;人類發展指數2006年為0.781,已經開始接近“高人類發展水平”。
在這些數字的背后,最具有歷史意義的里程碑事件,是中國人口再生產類型發生本質性的轉變。即我國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增長率由高-低-高變為低-低-低,不計由于年齡結構變動所導致的人口慣性增長,2006年我國人口的內在自然增長率已經呈現負數,為-9.2‰。這一轉變使我國人口變化的方向從上升變為趨勢性下降,并將逐步達到零增長,直至負增長。
30多年的計劃生育,少生4億人口,緩解了我國龐大人口規模對資源環境的重壓。據學者測算,這期間我國人口撫養比每下降1個百分點,可以提高人均GDP增長率0.115個百分點。1982~2000年,總撫養比下降了20.1%,推動增長速度上升2.3個百分點,撫養比下降為人均GDP增長的貢獻達到26.8%。相應的,我國的人均GDP、耕地、糧食、森林、水資源、能源等的損耗則減少了20%以上。
我國對人口規模進行調控的試驗和實踐,也為其它國家,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提供了新的模式和經驗。一位外國學者曾說,這場試驗如果成功,世界將從中收益,這場試驗如果失敗,世界也將為之付出代價。30多年來,中國人口規模增長速度的大幅下降,成為世界人口增長速度近20年不斷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我國又作為人類發展指數提高最快的發展中國家,得到了國際社會的充分肯定。
官員談發展:解決復雜人口問題須走統籌治理道路
在談到我國當前錯綜復雜的人口問題時,國家人口計生委主任李斌重點強調,人口問題本質上是發展問題。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面臨著更為復雜的人口發展態勢。在穩定低生育水平的前提下,本世紀上半葉將迎來總人口、勞動年齡人口和老年人口三個高峰,人口素質總體不高,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人口流動與遷移更趨活躍,人口發展處于數量、素質、結構、分布各要素相互交織、綜合作用的歷史時期。總的來看,人口數量問題仍然是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關鍵性問題之一,從更長的時期看,人口素質、結構和分布問題將逐漸成為影響經濟社會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因素,統籌人口與經濟、社會、資源、環境協調發展的任務十分艱巨。
當前,需要著力解決的,是制約人口自身協調發展的四個問題:一是預防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二是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促進社會性別公平。三是加強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引導人口有序流動與合理分布。四是人口老齡化,需要破解人口撫養比逐漸升高的難題。
李斌認為,現階段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的首要任務,仍然是保持人口政策的穩定性和連續性,穩定低生育水平。而綜合運用人口與經濟社會發展政策,實現人口長期均衡發展,變人口壓力為人力資源優勢,為改革開放事業提供持久動力,才是統籌解決人口問題、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根本途徑。(黃萱)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