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救樓市”的政策正在蔓延。出臺救市政策的地方政府,從最初的地震災區成都,到西部地區的重慶、西安,再到中部地區的長沙、武漢,再發展到東部沿海的福州、廈門,現在已經到達長三角代表性城市南京、杭州和上海。截至目前,已有18個城市出臺利好“救市”政策。(《南方日報》10月16日)
前段時間,政府是否救市成了公眾激辯的公共事件。就在反對者吁求政府萬萬不能出手相救之際,一些地方政府表面上看起來置身度外、不偏不倚,實際上早已暗渡陳倉、出手施救,如今更是只做不說,從暗處拿上臺面了。
政府該不該救市其實是偽問題,不存在救不救,而是如何救,采取什么方式救,什么時候救?地方政府救市的原因不外乎如下幾點:
世界性金融危機來勢洶洶,美國次貸危機已成前車之鑒(當然,我國的樓市現狀與美國有所不同),救市就成了一些地方政府的正當性選擇。
有分析認為,房地產業與50多個行業有較高關聯度,住宅建設投資通過消耗水泥、建材、鋼材等上游行業產品,對經濟的拉動系數為1.95左右;對下游行業產品如家具、家電等消費市場的帶動系數為1.3~1.4。這些數據的準確性有待證驗,但樓市遇挫會導致許多行業受損,應是事實。在當前內需不振的情況下,一些地方政府把希望寄托在樓市上,應是必然。
再加上一些政府部門很難擺脫土地財政依賴癥,有的地方僅僅房地產業納稅額一項,就占地稅總額的1/3強。同時還有一些因素導致政府救市,比如近年來主管房地產行業的官員腐敗,有的甚至直接囤房、炒房,他們怎么可能愿意房價下跌?有房地產商透露,樓盤超過40%的利潤全部被相關職能部門“層層消化”掉了,他們又怎甘心放棄豐厚的外財?因此必然托市、救市。
此外,這也與利益集團的“綁架”有關。樓市一旦崩盤或者持續不景氣,受損嚴重的還有銀行。當前,銀行已有極大的左右政策的能力。同時,房地產商也是發育成熟的利益主體,它們具有影響政府決策的能量。報道稱,全國工商聯住宅產業商會會長聶梅生表示,由住宅和城鄉建設部等部門提出的房地產市場新政有望在下月推出。據透露,該部已向上層提交“放松”房產調控政策的方案,具體包括取消對二套房的限制、下調房產稅和延長個人房貸償還期限等。
在公眾對房產新政所知闕如的情況下,為何房地產人士率先知道?房地產商是否參與并影響了住宅和城鄉建設部提出的方案?誰都知道不讓地方政府救市是不可能的,不讓房地產商公關也是不可能的,關鍵是中央政策不能動輒被影響、被左右。任何一項新政,如果不經過公眾參與,沒有足夠的辯論,沒有必需的制衡,都容易貽人口實。此次,美國政府推出數千億救市計劃,幾經反復才最終被通過,見證了理性之治和民意之治的雙贏。我國推行房產新政時,何不同樣如此?(王石川)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