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8日電 題:神舟七號飛船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秦文波
作者:游本鳳
奧運年放飛神舟
百年奧運,百年盛會。
神舟七號飛船副總指揮、副總設計師秦文波在2008年北京奧運火炬傳遞活動上海地區的傳遞中,被光榮地推選為奧運火炬手。在兩天的傳遞中,一共有208名火炬手,秦文波十分幸運地排在104位,成為當天火炬傳遞的末棒火炬手。他健步踏上紅地毯,邁上一級級臺階,用他澎湃的激情,最后點燃了圣火盆。此時此刻他無比激動。他說,因為自己是從事飛船工作的,更因為我國載人航天的一次次飛天成功,使得奧運火炬青睞他,成為眾人非常羨慕的圣火盆點燃者。所以,當電視臺的記者采訪他時,他脫口而出的第一句話就是:讓奧運與“神七”共創輝煌!
有意思的是,這天正好是他的生日。
在中國載人航天工程領域內,秦文波是一位頗有名氣的“少帥”。他33歲就被任命為神舟飛船副總指揮,成為當時我國載人航天工程領域內最年輕的分系統指揮者。神舟五號飛船載人飛行成功后,他又被任命為飛船副總設計師,將飛船研制和指揮兩副擔子“一肩挑”。在短短六年內,他和戰友們協同作戰,一起將神舟一號到神舟七號飛船送入太空,一次次圓了中華民族的飛天之夢。
自從干了載人航天后,他獲得的榮譽不少:1999年獲得總裝備部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次飛行試驗突出貢獻獎;2000年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2年獲得中華全國總工會頒發的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神舟五號飛船載人飛行成功后,他獲得載人航天功臣殊榮;神舟六號飛船載人飛行成功后,他又獲得了中國青年五四杰出貢獻獎章。
面對紛至沓來的榮譽,面對鮮花和掌聲,他沒有陶醉。他說,我國的載人航天工程第一步雖然已經走完了,但第二步剛剛起步,任務依然艱巨,壓力依然巨大,使命更加神圣。神七飛船航天員將出艙行走,這對中國載人航天來說,是前所未有的,舉世矚目,影響巨大。作為飛船研制的指揮者,將時刻保持十分清醒的頭腦,再接再厲,帶領飛船線上的科技人員,一步一個腳印,認真打好每一仗,確保每一艘飛船成功,確保航天員的生命安全,努力創造載人航天新的輝煌。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我國載人航天工程剛起步時,從計算機專業畢業的秦文波十分幸運地進入了神舟飛船研制這一神秘的領域。當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了飛船上一艙(推進艙)兩個半系統(電源分系統、推進分系統和遙測遙控圖像畫音子系統)設計研制任務。這些任務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所屬的五六個單位承擔研制。秦文波這時擔任了型號總調度這一重任。
載人航天工程是國家的一項重點工程。而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承擔的任務來看,科技含量相當高,許多技術和領域我國從來沒有涉及過,任務之艱巨、壓力之大可想而知。但在當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飛船領頭人施金苗的帶領下,秦文波和其他同志緊密配合,率領科技人員苦干加巧干,不畏艱難困苦,攻克了難以想象的技術難關,努力踐行著“不讓載人航天工程列車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誤點和誤事”的承諾。
作為載人航天這樣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又是一個全新的大項目,研制過程不可能一帆風順。他們既碰到了質量問題,也碰到了進度問題、管理問題、隊伍問題,等等。這些都要靠院這一層面來協調解決。如為了解決神舟三號飛船發射前遇到的隔鎳蓄電池模塊容量急劇下降的質量問題,秦文波有時幾天幾夜難以入眠,前思后想著解決問題的辦法。僅僅20多天,他一下子竟瘦掉了5公斤,可見干航天型號的壓力之大。最后由于他和同事們對故障的定位準確,決策果斷,及時排除了故障,確保了飛船按時發射,受到了上級領導的高度肯定和贊揚。
秦文波隨身總是攜帶著工作手冊,每個問題的來龍去脈,以及解決的思路和辦法他都有記錄。十多年來,這樣的工作手冊在秦文波的辦公室摞起來足足有20多本。每做完一件事,他就在手冊上劃一個圈。他把這稱作航天人的“歸零”,并養成了良好的習慣。他一直認為,天下之事,必做于細;航天之事,必做于精。這也許是他干了這么多年飛船工作的深切感悟。
秦文波在該院飛船研制隊伍中具有很高的威信和讓人信服的人格魅力,這支隊伍之所以能圓滿完成每一艘飛船的研制和發射任務,其中與領頭人所發揮的垂范和楷模作用是分不開的。
近20年來,秦文波大學里有不少同班同學當了老板,他們憑借計算機專業的優勢,在國內外紛紛開起了電腦公司,搞得紅紅火火,賺了不少錢。一些同學聽說自己大學里的班長還在搞航天,很是驚訝,紛紛出高薪聘請他。而秦文波卻不為所動,他認定了自己從事的載人航天事業,甘愿為它貢獻出自己的一切。
秦文波的人格魅力深深地感染著他的同事們,多年來,從事飛船研制工作的新來的大學生盡管待遇不是很高,可他們都以秦文波為榜樣,甘愿為中華民族飛天之夢貢獻出自己全部的智慧和青春。
青春,我有我的一份快樂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搞計算機的專業人才在航天還不多見。進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實習剛滿一周的南京航空學院畢業生秦文波,就因導彈型號急需被抽調去做軟件設計。當時滿腦子程序的他鉆進電腦就出不來,往往是早上開始琢磨一個問題,等覺得肚子餓了已是下午,甚至忙完活計抬頭一看,窗外已拉上了夜幕。對于住慣了單身宿舍的秦文波來說,電腦機房已算“豪華”,每當設計告一段落,他就把桌子一拉,在上面一躺,睡醒了接著干活兒。單身時代的秦文波,度過了許多這樣的周末。
1991年,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某型號進行飛行試驗獲得成功,當時一個年輕人給主管該型號的副院長施金苗留下了深刻印象:他是分系統主管設計師,在赴基地前該院組織的一次青年談話中,他以獨特、豐富而縝密的見解引起了大家的注意。這個青年就是秦文波。
秦文波1988年進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新光電訊廠。他大學學的是計算機專業,當時在航天搞軟件,雖然稱得上高精尖,但生活還十分清貧。當時,一些外企落戶上海,他的同學供職其中,月薪可以拿到300多元,而他每月工資是73元,住宿也只有簡陋的筒子樓。但面對自己喜愛的軟件設計工作,秦文波思慮再三,決心在微型計算機上干出一番事業。當時單位有一臺386、三臺286電腦,配置已經算不錯。為了方便,秦文波下狠心和父母借錢買了一臺舊電腦。當時的他稱得上是從頭干起,BIOS等最基礎的東西都成為他研究的對象。有個朋友從英國帶回C語言的教程,他聽說后如獲至寶,趕緊拿來如饑似渴地學習。
1993年,這個凡事不肯服輸的小伙子正在努力攀登計算機領域的高峰。就是在這一年,剛剛立項的載人航天工程開始“招兵買馬”,秦文波被推薦到院里擔任調度。這會不會把自己的專業丟了?研究室主任只是告訴他,要從頭學起。看到載人航天的宏大規模,秦文波感覺到了春天的氣息。
說來有趣,在這里干了五年,秦文波還從沒去過院機關。當揣著調令的他坐車到當時還比較荒涼的徐家匯,找到寫著上海航天的大樓,才知道這就是自己要上班的地方。
此前只對計算機和電學比較熟悉的他要從事管理協調工作,很多事情都要跟人家一一請教。謙虛的秦文波聽從前輩的建議:和一線人員交朋友,和設計師交朋友。尤其是被派回所里摸底期間,他和大家摸爬滾打在一起,然后堅持每天和所領導溝通,與院機關溝通,促使問題得到了快速高效的解決。
神舟,從而立到不惑的主題
1999年11月20日,中國第一艘無人試驗飛船發射成功那天,現場沒有一個人不掉淚。那一晚,平時不喝酒的秦文波喝醉了。不到半年之前,他接過了飛船副總指揮的擔子。他引人注目,不只因為他在“兩總”里最年輕,還因為從工程總指揮到航天各級領導,都盯著他負責的飛船推進分系統。
1996年12月,30歲的秦文波被任命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科研部副部長。此時,神舟飛船的研制正處在關鍵階段。很快,針對神舟一號飛船的發射時間,上級提出了“爭八保九”的目標。然而到1997年底,該院負責的飛船推進分系統必須進行的六個品種試車中,只有一個品種進行過一次試車。此時他們只能保證:經過努力能夠完成任務。
秦文波回憶,那段日子只有“沒日沒夜”可以形容,不說大話的員工們只有把這一年的睡眠盡量壓縮,來換取成功后的安心。飛船推進分系統經過大家一年的拼搏,在1999年做好了開赴發射場的準備。
那年的冬天,他經歷了戈壁的嚴寒,也經歷了航天這份事業所給予的太過復雜、太過豐富的情感。秦文波在成功后的一醉,融進的是一個航天人的悠長思緒、無盡回味。
而六年后的“神六”返回,是10月17日,正好是秦文波的39歲生日。他說:“這是我這輩子收到的最大的生日禮物。”
神舟飛船上,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負責的分系統主要有三個:飛船電源分系統是整個飛船的“能量之源”,推進分系統的可靠性、安全性將直接關系到飛船的成敗和航天員能否順利返回,測控與通信分系統則發揮著保證航天員與地面進行聯系的通道以及天地數據傳輸的重要作用。
為了神舟六號飛船的成功,秦文波帶領隊伍查隱患,針對太陽帆板出現的可靠性不高的問題,成立了攻關小組,并提出 “穩扎穩打,眼見為實,水落石出”的口號,踏上了艱苦的“歸零”之路。在秦文波的帶領下,科研人員把從“神二”到“神五”四艘船的數據進行了分析、歸納,共分析了上百萬個數據。當現象全面復現,機理清楚之后,秦文波又要求建立熱運力模型,請專家進行復核。在此基礎上,秦文波和他的團隊又在北京懷柔做了兩個多月的熱真空試驗,最后請專家進行評審。
從2005年春節長假的第二天開始,秦文波一連五次趕往天津,對提高產品可靠性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他與科研人員,一次次分析數據,細心判讀,一字一句修改歸零方案,終于在長達兩個多月的攻關下,把研制部分存在的問題,進行了不降標準的歸零,在2005年6月按期通過出廠評審。
親情,三個忙人的牽掛
“神六”發射前,秦文波在發射場收到女兒的一封信,信是這樣寫的:“親愛的爸爸,您最近好嗎?您到發射場后,我又想起了您在家那快樂而稀少的時光,我希望能一直有這樣短暫而愉快的時光。我知道,我的希望是不可能實現的,您現在肯定在發射場忙碌著,為飛船發射成功做貢獻是吧。您想我和媽媽的時候呢,我教您一個‘思念三步曲’的辦法:看看照片,打打電話,寫寫信。爸爸,忘了問您了,您去基地的時候,我和媽媽對你說的四個字你沒忘吧:冷靜樂觀,再加上您的認真、努力,還有技術,我相信您肯定能成功! 祝你成功!!永遠支持你的女兒逸逸。”
一年中,秦文波幾乎有三分之二的時間是在研制單位和發射場度過,妻子從不指望他能為家庭做些什么。妻子生在航天家庭,嫁給他以后,更是對航天的辛勞體味甚多。妻子常說,因為懂得,所以理解。有時為了家庭,秦文波工作稍有耽擱,妻子就說:“去忙吧。我照應家里,不就是為了你們能成功嗎?”
秦家是個大家庭,奶奶93歲了,父母也已過了花甲,秦文波作為長子長孫,平時很少有時間去看望他們。秦文波的父母實在想兒子孫女了,只得從無錫老家趕來上海。秦文波記得,1994年6月他父親患了癌癥,在上海長海醫院看病4個多月,母親希望他能多陪陪父親,但由于工作特別忙,他只去醫院看了兩次。母親掉著眼淚說:“工作太忙就不要來了,把自己的事業干好,你父親也放心了。”至今,秦文波每每想起這些,都會感到深深的歉疚。
秦文波從1993年10月26日起,擔任神舟飛船研制工作的調度,同年的11月7日,他的女兒出生了。伴隨著“神舟”長大的女兒,從小就特別懂事,自立能力也比較強,上小學三年級時自己就能換乘兩輛公交車去上學了。學校老師擔心地打電話給他們,認為家長太不盡職了。他對女兒說:“我和你媽媽很忙,你學習也很忙,既然我們三個人都很忙,你就不能指望父母,自己的事,要學著自己去做。”
秦文波到基地執行“神六”任務前,妻子的手骨折了,但還幫他打點行裝。妻子的關愛時常浮現在他的眼前。她用瘦弱的身體支撐著家庭:有時一人扛一大瓶桶裝水,好幾次騎車摔傷了,都不吱一聲;女兒發高燒輸液,她也不告訴秦文波。妻子和女兒的默默支持和理解,讓秦文波感動不已。
秦文波清楚記得并努力實踐著妻子的一句話:“咱們要把國家的事業當成自己的事去努力做好,做到問心無愧。”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