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9月28日電 題:降落傘系統:藍天中飄動的安全搖籃
作者:陳全育
在神舟七號飛船的回收系統中,降落傘無疑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返回艙返回地面的過程中,從大約10千米的高空,降落傘系統將開始工作,如藍天中一個飄然而下的仙女,一直呵護著3名航天員順利走完“回家”的最后一段路程。
當3名航天員走出返回艙的一剎那,研制生產降落傘的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空間技術研究院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全體員工長長地舒了一口氣。“我們的心和降落傘一起在空中漂落著,直到成功落地的那一時刻才踏實下來。” 神舟七號飛船回收著陸分系統指揮高樹義形象地說。降落傘研制過程中的點點滴滴也在他輕松的敘述中,顯得生動而富有魅力。
嚴控過程:不讓一個差錯出現
神舟七號飛船是我國載人航天工程的第二階段首發,降落傘除了要保障返回艙安全著陸的基本功能外,還要重新驗證第一階段降落傘的穩定狀態。
因此,該所基本采用了“重頭再來”的過程控制方法,杜絕和避免任何差錯的出現和發生。
設計圖紙是研制生產降落傘的第一步。在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研制生產過程中,該所對前六艘神舟飛船降落傘的所有圖紙進行了全面清理,并對其中的所有技術指標和要求進行重新審定,并在此基礎上重新確定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的各種設計圖紙。“在圖紙確定過程中,我們消除了降落傘對前一階段特別是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降落傘圖紙的依賴,完全做到了‘重頭再來’的技術圖紙審核。”高樹義告訴記者,在最終確定的幾百張設計圖紙上,每一頁都記錄著技術人員對各種技術指標和要求的嚴格核對和審查。
在降落傘加工過程中,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在進一步理順工藝流程的基礎上,更加嚴格地進行了工藝控制。為了確保工藝人員對工藝流程的熟練操作,該所對工藝人員進行了重新篩選,對重點工位的技術人員更是嚴上加嚴。據介紹,本次降落傘加工過程中,重點工位技術人員基本是從神舟五號、神舟六號飛船降落傘熟練技術人員中挑選出來的,并對他們進行了新的培訓和要求,在保證工藝穩定性的同時,嚴加過程控制。
利用技術手段實現工藝流程的可溯性,是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進行工藝加工控制的另一重要手段。在此前保障重點工位工藝流程可溯的基礎上,在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加工中,該所對加工現場的監視設備進行了全面檢查,并重新安裝了多臺攝像機對工藝過程進行全程記錄和監視。在技術人員加工降落傘各個部件的同時,另有一批工程人員對整個過程進行現場監視,出現問題,馬上停止該項操作,并在審查分析后重新執行操作,確保整個加工過程的萬無一失。同時,每一道工序都由加工人員進行核對后才進行下一工序,在完成重要加工階段后,所里會組織專家進行階段性評審,完全通過后才能進行下一階段的加工。
降落傘包傘過程的檢驗和降落傘包傘前的終檢是降落傘加工最重要的一道工序。在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加工生產過程中,該所聘請了一位在以往降落傘總體檢驗中經驗豐富、技術能力很強的技術人員,進行最后的質量檢查。
神舟七號飛船“兩總”對降落傘的生產給予了極大的關注,在完成整個加工工藝后,飛船總指揮尚志和總設計師張柏楠親自參加降落傘評審會,對工藝流程中的每一項記錄都仔細查看。
三項試驗:不斷增加可靠性
可靠性是航天產品追求的最重要目標之一。在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研制生產過程中,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主要通過三項試驗來增加產品的可靠性。
空投試驗是飛船降落傘例行試驗中的一項,通過模擬返回艙著陸過程的空投試驗,不但可以直接驗證主降落傘的實際應用效果,而且可以為技術改進提供重要的現場環境指標。在完成加工后,神舟七號飛船同批次主降落傘進行了21架次的空投返回艙實體傘降試驗,也正是在這項重要的試驗中,一個重大安全隱患被發現,并得到了徹底解決,大大提高了降落傘的可靠性。
在一次空投試驗中,降落傘連接分離機構沒有能正常工作,降落傘未能如期打開。要知道,這在以往的產品中,一直被認為是成熟的技術,并且一直“表現良好”。
哪里出了問題?面對“人命關傘”的大事,所里馬上組織技術人員進行試驗論證,最后發現由于連接機構的連接鎖因鼓風裝置的高溫高壓而產生了膨脹,結果造成連接鎖打開部分的摩擦力過大,致使開鎖失敗。
“這一一直存在但未能發現的隱患嚴重影響了降落傘的可靠性,它的解決使我國的這一技術水平大步提升。”高樹義說。
在對降落傘主系統進行充分空投試驗的同時,技術人員還對備傘系統進行了多個架次的空投試驗,這在以前的返回式衛星和神舟飛船系列降落傘試驗中都沒有進行過。“經過備傘系統的試驗,實際上是真正為航天員加了一把備用的安全鎖。”參加空投試驗的一名技術人員介紹說。同時,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還在空投實地環境中,完成了此前降落傘系統沒有進行的所有試驗,均被證明安全可靠。
半實物仿真試驗是該所又一項重要的降落傘可靠性試驗。在神舟七號飛船降落傘加工生產過程中,該所構建了一個仿真試驗平臺,可以模擬一些特殊的環境條件來驗證產品的可靠性。特別是空投試驗無法模擬的環境條件,成為這個仿真試驗平臺的重點任務。
在仿真試驗平臺中,技術人員把可能遇到的惡劣環境條件進行仿真模擬,營造了范圍更廣的開傘環境,使各種條件下的開傘成功率進一步提高。
據介紹,在仿真試驗中,北京空間機電研究所硬件產品所做試驗超過300小時,仿真次數超過1000次,用更加準確的數據,提高和證明了神舟七號回收著陸分系統具有的可靠性。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