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以來,成都軍區駐蓉某分部軍需物資處組織被服洗滌車開進北川、什邡、都江堰等地震災區,巡回為參加抗震救災的官兵和受災群眾清洗衣物、床單。分部副部長李正軍自5月14日擔任軍區聯勤部抗震救災第四野戰兵站站長以來,一頭扎進某機場負責救災物資的裝卸、收發、轉運等任務。圖為李正軍和空軍某部官兵向飛機上搬運救災物資。 中新社發 朱志斌 攝
|
5月18日以來,成都軍區駐蓉某分部軍需物資處組織被服洗滌車開進北川、什邡、都江堰等地震災區,巡回為參加抗震救災的官兵和受災群眾清洗衣物、床單。分部副部長李正軍自5月14日擔任軍區聯勤部抗震救災第四野戰兵站站長以來,一頭扎進某機場負責救災物資的裝卸、收發、轉運等任務。圖為李正軍和空軍某部官兵向飛機上搬運救災物資。 中新社發 朱志斌 攝
|
汶川大地震中展示的我軍戰斗力提升,將在未來持續
文/陳昌洪
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不僅展示了自然災害的危險,而且展示了中華民族的不屈,也展示出改革開放以來人民軍隊不斷提升的軍力。
反應迅速指揮力。1976年7月28日凌晨唐山發生地震。5小時后,沈陽軍區某師接到救災緊急命令,成為趕赴災區的先頭部隊。北京軍區某坦克師步兵團1營于當日中午12時第一個進入災區現場。北京軍區、沈陽軍區救援先頭部隊在震后8小時趕到災區,而大批部隊在震后20至30小時后趕到。
32年后,汶川大地震發生第13分鐘,軍隊應急機制啟動。在接到國家地震局震情通報1分鐘后,總參就緊急下達了使用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預先號令,15分鐘內通知空軍做好動用飛機準備,同時命令成都戰區部隊就近用兵。
1小時內,成都軍區位于震區附近的部隊展開救援;3小時內,有關部隊出動兵力12000人,分別在都江堰、彭州、什邡、綿竹、北川等縣市展開抗震搶險;震后不到1小時,空軍兩架運輸機起飛,轉場至北京執行空運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地震災害現場工作隊和物資的任務。
與此同時,總部迅速制定用兵方案,命令多個軍區、軍兵種部隊34000官兵采用多種方式向災區機動,投入救援。參與救災部隊迅速收攏和集結,積極做好開進準備。
中央軍委領導和救災部隊反應迅速,眾多外電用“神速”、“果斷”等詞匯,評價我領導人和部隊的指揮與決策能力。
先進科學保障力。唐山大地震后,人民軍隊救援常用裝備不外乎鍬鎬、撬棍等,除此之外,便是摩托化行軍的車輛以及通信用的有線電話等。
32年后,人軍解放軍、武警部隊以及消防部隊,則使用眾多先進科學的裝備器材,有力保障了救災。抗震救災部隊不僅有大型搶險器材、裝具,而且還有生命探測定位設備。消防部隊投入超音波生命探測儀、“蛇眼”觀測儀、敲擊機、通風機等2萬多套專業設備和六十多只搜救犬。
我“北斗一號”通信衛星、航測飛機、野戰醫療方艙、野戰運血車等裝備、器材,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我國9種型號15顆衛星,為救災提供氣象、通信、地貌普查等服務。海軍航空兵部隊和中科院、國家測繪局的遙感飛機等,都在救災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據統計,救災中陸航團共動用直升機超過100架。而唐山大地震中,部隊雖然派出了飛機,但數量極少。
舍生忘死戰斗力。在“5•12”救援現場,人們到處可見32年前在唐山救災中,人民軍隊舍生忘死,搶救人民生命的一幕幕感人場景。
改革開放以來不變的是人民軍隊為人民的宗旨,和官兵的戰斗精神。
在“5•12”地震救援現場,在人民生命危急時刻,各路官兵,置生死于不顧,置安危于度外,完成了艱苦卓絕的解救任務。領導干部身先士卒,更成為救災部隊最好的思想政治動員。他們當中,有帶領200人挺進分隊徒步強行軍21小時,率先進入汶川縣城的武警某師參謀長王毅;有冒著生命危險第一個跳出運輸機,傘降茂縣傳回重要災情的空降兵某部研究所所長李振波;有帶領民兵救援隊徒步開進理縣、汶川,累倒在地的某部副司令員李亞洲;還有帶領33人小分隊最早進入映秀鎮的某集團軍軍長許勇……
事隔32年,人民軍隊同樣以驚天地泣鬼神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現其傳人的新風貌。
處驚不亂應變力。具有戰力的軍隊必須在變化萬千的戰爭中,具有極強的應變能力。當年唐山抗震搶險官兵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而今天汶川抗震救災官兵的應變能力,有過之而無不及。
抗震救災的解放軍和武警官兵,來自多個軍區、軍兵種和武警部隊,涉及二十多個專業。十多萬大軍投放在10萬平方公里的重災區。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這些力量有效整合、統籌兼顧,其戰略部署和戰術調整的難度,不亞于一場中等規模的局部戰爭。
從啟動緊急預案到組織搶險救援,從全面部署抗震救災兵力到及時增派救援部隊,從進村入戶組織拉網式搜救到逐漸轉入受災群眾安置災區重建,軍隊行動迅速有序,指揮有力有效,體現出處變不驚的應變能力。
在大量救援人員、物資運向災區、涌向災區之際,在陸軍、海軍、空軍、二炮、武警、消防部隊各自開進和作業情況下,中央軍委很快授權成都軍區在前方統一指揮各救災部隊,同時,建立了四級指揮機構,即:軍隊總指揮部,成都軍區聯合指揮部,負責區指揮部,救災作戰部隊指揮部,使指揮變得有序。而這一切,都是在困難和緊急條件下作出的。
在不具備直升機降落條件下直接向災區拋投物資,需要一定設備和訓練。有關部門和部隊官兵在較短時間內,一起摸索出機外吊運重型設備和物資的能力,成功向唐家山堰塞湖吊運挖掘機等救災物資設備,為排除這一隱患,作出重要貢獻。□(作者單位:武警指揮學院)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