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衛生狀況怎么樣了您看。
王振耀:
衛生狀況特別要向大家報告的是,大部分的安置點由于志愿者的參與,和當地政府努力的比較到位,衛生狀況比原來一些洪澇災害的時候,那些災區的條件還要好一些,因為好多志愿者,我看到他們,一些年輕人,一些年齡大一些的,在那里負責衛生,就是揀垃圾,給大家安排,比有的城市的垃圾還管理得還要好。因為志愿者提醒大家,你把垃圾放到紙盒里,然后我們到時候集體來收,我看完之后是非常感動。
主持人:
而且好多都是80后,非常多。
王振耀:
我這一次非常驚訝,好多是80后,很年輕的孩子們那里干最臟最累的活。
劉文奎:
我印象比較深的志愿者,我們基金會募捐到了五臺鏟車,這五臺鏟車我們就根據災情的需要,有三臺要分給北川,但是后來遇到一個難題,沒有司機,誰開著去,那個車開得慢,一小時可能就是二三十公里, 后來我們就跟幫助我們搬礦泉水的志愿者說了,一幫陜西的小伙子說行,我們開過大車,沒開過這個車,試試吧,最后就來來回回在那當場就試,在路上試了可能兩三趟,后來就說行,我們開著去,他們開著車送到北川去了,我路上特別擔心他們的安全,但是我覺得這次志愿者發揮了大作用,沒有他們像這種事根本實現不了。
王振耀:
我想講一個故事,大家千萬不要認為志愿者只是在那里做苦活、累活,志愿者其實去的人還有一些老總去了,這些老總我前天在什邡就遇到一個真實的故事,北京的做媒體的也算是一個總裁叫付強,他在那里就攔住了我們說:“你們是領導同志吧,我這里有一個困難,你們能幫忙嗎?有幾十個孩子小學,他們現在在帳篷里面學習,將來這些帳篷是要拆的。這樣你看,能不能找一個固定的場所幫幫我們,我們一聽,是你來幫我們,怎么是我們幫你,我們立即落實,后來給我和負責這個事情的黃副市長發了短信說,你們為老百姓做了好事,我們得感謝,我們給他發短信說感謝他,幫著使群眾的安排有序化。
主持人:
但是他也提出了一個現實的難題,因為現在確實這些臨時安置點可能居住一段時間以后必須要有一些其他的安排,比如過渡性住房,曾經像綿陽市九洲體育館最多的時候安置了三萬多人。現在的情況怎么樣了?包括像沒有能夠返鄉的這些臨時安置點,接下來到底怎么辦?怎樣繼續給他們創造一個好的安置條件?
王振耀:
這是當前災區目前來說是一個相當大的挑戰,災區下一步工作是規范安置點,我們民政部現在開始大量地統計,整個設計,不斷地規范,總體上是想,比如說九洲體育館大家都知道,三萬多人的時候15號晚上1點多,我去了,那個時候應該說人是非常多,但現在就剩了幾千人,我又去了。
主持人:
這些人是怎么安置的?
王振耀:
這些人現在是這樣的,現在周圍有很多帳篷,那里整個是帳篷的海洋,其他是比較集中地分片在九洲體育館住下來,主要一部分是城鎮人口,一部分是老人,也有一部分失掉了房子,也失掉了土地的農村人口,這樣一些人在那里每天都能得到供應的飯,有組織的供飯,一片有一個單位來負責,原來這一片是叫片,現在是歸攏起來,你是哪個鄉的,你是哪個縣的,有分片的單位,比如你是民政局的,你是文化局的,你就來負責這一塊的食品供應,其它方方面面問題的解決,來不斷地提供保障。
主持人:
以后可能經過人口的統計,還要由各個縣、各個鄉鎮進行分區的管理。
王振耀:
我們和很多專家也開始討論,有很多甚至外國的志愿者災區服務,他們的建議和我們的當地干部設計,就想使集中安置點盡量小型化,這樣才能提供更全面更周到的服務。比如我們看到什邡市政府已經把集中的災民往一些鄉鎮、縣城周圍設置的小型化的點開始過渡,過渡的速度非常快,我在災區看到的情況是,我想向大家報告的是一天一個樣,災區整個的進度、災民生活保障不斷地在改善。
主持人:
劉秘書長剛才也談到,你們現在的工作也要幫助建一些過渡住房,還要幫助建一些重建學校,目前進展的情況怎么樣了?
劉文奎:
我們開始最早規劃的就是社區的重建,我們現在目前在做的一個是招標,就是要選一些施工隊伍進來,從前天,我回來那天開始也請了志愿者來給我們做區域規劃,我估計周一我們的施工隊伍就可以在綿竹和什邡動工修建,學校已經建了東汽中學,就是用活動房來做的,現在我們同時正在開工的還有一所學校,我們根據這個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推進這項工作。
主持人:
中國扶貧基金會您估計會解決多少過渡用房?
劉文奎:
我們現在第一期拿出七千萬建七個社區,大約一個社區連配套設施我們一千萬能做700到800套房子,總共5000套房子左右。
王振耀:
我想說的是大家一定要注意,現在有一個對口機制,很多省份對于一個縣,一個省對一個縣,現在有好多省都是有副省長來帶隊,在那和當地討論,傾一個省之力來支持一個縣。比如廣東就是帶著大隊隊伍,整個大隊人馬到了汶川,北川是山東,江蘇正在綿竹,都緊張地在那里施工,選點,建活動板房,當然包括提供帳篷。
主持人:
因為天氣可能越來越熱了,如果再加上汛期到來,再有大雨天氣,可能住帳篷時間長了也不合適,所以經過一段時間以后,可能很快要轉到過渡性住房。現在在災區,不僅僅是全國人民的支援災區,作為災區的群眾他們也在展開生產的自救,盡快能夠恢復生活,我們接下來再來看一個短片。
新聞背景:災區群眾 不等不靠盡我所能
馮小名(四川臺記者)
5.12汶川特大地震之后,平武縣的公路損毀非常嚴重,大家可以看到,我腳下的這條公路是平通鎮的一條公路,這條公路已經(損毀)非常嚴重。現在當地的村民已經開始了自救行動,他們自發地組織起來準備維修公路,打通他們急需的生命通道。
平武縣平通鎮椒子村村民:
部隊很忙的情況下,確實也搞不過來,官兵也辛苦,政府安排也安排不過來,我們村民就自己組織起來,先疏通一個便道,方便一下這個情況,如果沒有這個便道,有很多事情都不好辦現在
解說:
經過三十多個小時的長途跋涉,太原首批援助災區的173套臨時住房板材運到了都江堰市崇義鎮,在卸貨的時候,感人的一幕發生了。因為卸貨的地方沒有電,附近部隊官兵僅能用一臺發電機帶亮一個燈泡照明,這時,聞訊趕來的當地老百姓,自發地舉起手電筒為施工現場照明。
都江堰市崇義鎮百姓:
給他們照亮。
記者:
你知道這些東西將來要干什么用嗎?
都江堰市崇義鎮百姓:
蓋房子。
解說:
官兵和工人們在馬不停蹄地卸貨,而他們的身后是老百姓舉起的一點又一點的光亮。
主持人:
王司長,我們知道除了一些已經失去家園的人在臨時安置點暫時安置,可能還有一些村民他們現在已經返鄉了,甚至返回去以后還要進行一些搶種搶收的工作,但是他們的家園可能也已經毀了,住房可能什么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對于返鄉的這些村民們主要有哪些安置的手段?
王振耀:
我想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四川省省政府不斷調整和完善他們的政策,來滿足群眾的需要。到前兩天,他們已經定了比較好的政策,就是對于返鄉的農民,特別是背著帳篷回去不方便,在深山里面的,他們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政策,就是提供彩條布,同時補助2000塊錢,這樣讓農民自建臨時的住房。我和很多農民談,農民都覺得盡管有帳篷,他們還是覺得必須建一個臨時居住的面積稍大一點的房子,農民都開始已經行動起來了,他們用那些倒的房子的木棍棒子綁起來,有的在解放軍的幫助下,有的是親戚朋友們都行動起來。我在災區看到的是,我也非常感動老百姓說的話都是一見面就是感謝黨和政府,感謝全國人民,都說著我們也得自己行動起來。確實都開始行動了,這個政策也比較好。最近幾天都在開始發一人一天一斤糧,一人一天給十塊。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