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民政部門反復強調,災區孤兒的準確數字有待進一步核實,領養孤兒的程序尚未正式展開,但是人們申請認養地震孤兒的熱情絲毫不減。僅在北京,截至22日19時,就有8000多名市民通過熱線咨詢如何收養地震孤兒。至24日,遠在美國紐約的近300個家庭也向大紐約區領養華童家庭協會咨詢收養中國地震孤兒的辦法。
誰也不曾料到,一場不期而至的特大地震,頃刻間使無數個充滿歡笑的家庭沉落。5000多個孩子失去至愛雙親,幼小的世界從此難避驚懼。
我們該怎樣安慰孩子們無語的悲泣,又該怎樣抹平他們心靈的重創?
特大地震之后,災區一切生命都是劫后余生,一切受災者都是我們的親人。正如法國詩人艾呂亞指出的,人類作為共同體的特質,就是守望相助,心意相連。
“爭搶”地震孤兒是愛心的體現,但有專家提醒,領養涉及法律、經濟、倫理等各方面,愛心要以理性為前提。盡管北京等地將會對收養災區孤兒的家庭給予政策上的傾斜和資金上的補助,但這還遠遠不夠。
有資料顯示,32年前唐山大地震造成的4200多名孤兒中,有四成早戀,近1/5早婚,不少人還伴有各類心理疾病。汶川地震后孤兒的心理健康問題也值得關注。浙江省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組通過對在四川江油人民醫院的地震傷員和孤兒進行心理危機評估,發現有1/3的人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收養者心理準備不足,僅僅關注于孤兒物質上的滿足而忽視對其心理疏導,好心反而可能辦壞事。因此,收養人最好能夠和孩子一起接受心理醫生的輔導,或者掌握必要的心理學知識。
生活家園的災后重建固然艱巨,但孩子們心靈家園的重建尤為艱難。孩子的未來不等人。當前,應當盡快開展孤兒的收養、助養、寄養以及其它形式的幫扶活動。有關部門辦理相關手續時一定要進行嚴格的資格審查并加強長期的監督。在資助的時候,最好采取匿名方式,以免讓孤兒心里背負人情債的壓力。
溫家寶總理在5月21日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指出,抗震救災面臨許多困難和問題,其中之一就是大量孤兒、孤老、孤殘需要安置。目前安置地震孤兒有三個方案:愛心學校、親屬領養、社會領養。唐山災后重建方面的專家及愛心學校負責人都認為,借鑒唐山的經驗,地震孤兒最好是通過愛心學校撫養。因為同樣的經歷、團結的氛圍,更容易使孤兒們獲得心理平衡,撫平心靈傷痕。
對災區孤兒的救助,我們責無旁貸。地震孤兒收養情況特殊,從長遠看,應抓緊制定更詳盡的法律細則來完善應急法與收養法。地震孤兒的收養模式宜因人而異,這樣民政工作才能減少紕漏,孤兒們的權益才能得到更及時全面的保障。我們相信,人際親和背后的群體力量,一定會沖破痛苦的陰霾。綿延不斷的人間大愛,一定會使災后張張稚嫩而無助的面龐,普照燦爛的陽光。 (蘇顯龍)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