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五月二十四日電 題:拯救肉體,更要拯救心靈
中新社記者 閆曉虹
房子倒塌了可以再建,肢體殘缺了可以再造,而受傷的心靈呢?該如何去拯救?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大地震中,許多妻子失去了丈夫,許多老人失去了孩子,許多孩子失去了父母……。到處是掙扎的慘狀、支離破碎的軀體……,就連平時訓練有素的日本搜救隊員也心有余悸地說,從沒有見過如此慘烈的搜救場面。
逝者已長眠。而活著的人正面臨著一場空前的心靈劫難。
一向歡快的孩童突然聲嘶力竭哭鬧不止,或者眼神呆滯木然不語:被救出的卻已家破人亡的老人決絕地說,你們就讓我死吧,我不想再活下去!
救援人員發現巨石下有生命跡象后,歷經十小時終于焊掉了重壓的鋼筋水泥,在接近勝利時,數米下被困者的生命跡象突然消失,他們心如刀割;解放軍戰士為了保全被救者的性命只好狠心鋸掉他已廢掉的胳膊或腿,但每每想起那驚心動魄的一刻他總反反復復地深深自責;有前方采訪的記者在看到太多的悲情場面后無法工作,并出現了早期抑郁癥狀。
報紙電視有關地震的連篇累牘報道使善良的民眾憂心如焚,許多城市的“創傷后應激障礙癥”患者驟然增多。
無疑,這次災難中最受傷害者還是災區那些正處在人生花季的少年兒童。天性活潑的孩子在白天里尚能嬉笑打鬧,而每當黑夜降臨,他們便不由自主地尖叫哭泣,許多孩子不敢合眼,因為那時許多悲慘的畫面會像怪獸那樣向他們撲來。
中國心理健康協會的專家警醒世人說,巨大的災難會造成人身心的嚴重創傷,如不及時治療,它會折磨人的一生,改變人的性格,甚至可導致自殺和暴力這樣的極端行為。
一些從三十二年前的唐山大地震中挺過來的人說,許多噩夢般的感覺和記憶至今依然纏繞心底。有數據表明,那場災難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他們中患神經癥、焦慮癥及恐懼癥的比例是常人的三到五倍。
除了物質廢墟,我們更需要精神廢墟的重建。
大地震后,中國對災區在進行物資救援的同時還派出了大量心理救援的力量。五月十六日,胡錦濤總書記在北川特地來到一個臨時地震救災總指揮部,在那里他與眾多心理志愿者進行了交流,并叮囑他們一定要為災區民眾做好心理輔導。
在災區,一個專門針對孩子家長和學校老師的心理健康培訓班已經開設。同時,許多心理干預專家也已趕赴四川救災。中國心理衛生協會的有關專家及多個心理學民間組織正準備災后心理干預方面的工作。在災區,心理救助的方式有許多,人們各顯神通各盡所能。
就這樣,讓我們大家都行動起來,把這一顆顆撕裂動蕩的心慢慢愈合撫平。
讓我們輕輕地對他們說:“請把你的命運擔起,冬天從這里奪去的,新春還會交給你,有多少事物為你留存,這世界依然這么美麗。”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