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抗震救災工作加緊進行之際,災后重建工作也被提上了議事日程。中央財政今年先安排700億元,建立災后恢復重建基金,明后年將繼續作相應安排。
在災后重建中,學校、醫院等公共設施的建設,一定要嚴格執行足以抵御特大地震的抗震標準,杜絕再出現“豆腐渣工程”,為此必須更加嚴密地防范和破除“賭徒心理”。
“賭徒心理”是在建筑領域有關人員那里較普遍地存在的一種特殊心理。一些建筑商、開發商為最大限度地節約成本,或者一些參與規劃、開發、招投標、建設、監理的人員為了吃“黑錢”,總是趨向于大幅度降低學校、醫院等公共建筑的抗震標準———之所以把重點放在公共建筑,是因為在公共建筑上更容易玩“貓膩”。這些人打的如意算盤是:大地震發生的概率極低,基本上無需考慮,只要把各個環節都“打點”到位,建筑抗震標準即使降到最低也不會出事;萬一發生大地震,學校、醫院紛紛倒塌,雖然會暴露出“豆腐渣工程”的所有問題,但大地震對所有人都是災難,讓所有人都置身于“非常時期”,誰還會認真追究建筑質量責任呢?
在災后重建中,大規模、大面積的建設項目需要在一段時間內集中完成,規劃、招投標、監理等環節的工作量更大,任務更緊張,因此監管的難度必然更大,有關方面和人員如果要繼續玩“貓膩”、吃“黑錢”,其難度和風險也就更低。這樣一來,某些“狗改不了吃屎”的建筑商、開發商,很可能對繼續玩“貓膩”、吃“黑錢”懷有更大的沖動。
再有,某些建筑商、開發商深知,一個地方發生大地震的概率很低,同一個地方短期內重復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更是低之又低。所以,在某些建筑商、開發商看來,在災后重建中降低公共建筑的抗震標準,反而要比平常情況下更安全,因此更值得為此再賭一把。
為嚴防建筑商、開發商在災后重建中繼續賭博,除了要在規劃、招投標、監理等相關環節加大監管力度,最大限度防止有關人員玩“貓膩”、吃“黑錢”,還必須兌現建設部、國資委等部門作出的承諾———“若發現震區建筑存在偷工減料將嚴懲不貸”、“震區豆腐渣工程將嚴懲”,如果查實地震中倒塌的一些學校、醫院等建筑為“豆腐渣工程”,必須對有關責任人嚴加懲處。
只有讓建筑商、開發商中的“賭徒”意識到,降低建筑抗震標準是一種風險很高的游戲,即便大地震一萬年也不會再發生,他們的“豆腐渣工程”也一定要被揭露、被追究,他們才能打消“賭徒心理”,實實在在地為災區蓋房子,蓋結實的好房子。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