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空軍大型運輸機實施空投食品帳篷等物資。 中新社發 賁道春 攝
|
中新社綿陽五月二十三日電 題:救災午餐肉綿陽之“旅”
——跟蹤地震災區捐贈物資落地發放
作者 霍潺
據統計,截至二十二日十二時,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接受社會捐贈食品、藥品、飲料(水)、勞動護品、衛生防疫及消毒用品、機電設備等物資,累計折合人民幣達一億六千三百余萬元,每日平均接受物資一百余車次。
救災物資如何高效率、及時地送往災區,記者逐一跟點,記錄了發放的全過程。
二十二日凌晨兩點,一輛載有二十五噸午餐肉的救災物資安全抵達綿陽市抗震救災指揮部捐贈處。
早上七時,記者看到,隨車押貨人員小周來到捐贈處接受點進行登記,在收貨單上詳細填寫了捐贈單位、捐贈物品、名稱、數量、價值、駕駛員名字,車牌號及備注。隨后,志愿者將收貨單送至物資分配調劑組。
“我們將在收貨單內‘派往何處’欄下,根據物品及災區的實際情況填寫運送的方向和地點,并注明下一處的接收人和聯系方式。”物資分配調劑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負責人黃重九在收貨單左下角批示:“共計一千九百一十六件午餐肉,請分別派送至北川、平武、江油、安縣四災區。”
記者發現,當地民政部門專門編制了每日發放計劃顯示了各災區所缺物資,他們將根據這個計劃對贈送物資進行科學地派遣。
上午八點,志愿者開始協助卸貨裝車,總價值六十萬元、共二十五噸的午餐肉被分送到四輛貨車上。記者了解到,運輸車輛及調度由運輸保障組專門負責組織,及時將分配物資送達指定目的地。在調度緊張的情況下,運輸保障組的效率令贈送方滿意。
十二時二十五分,記者跟隨第一輛車前往災區安縣。“每一輛車都有當地工作人員或志愿者跟送。”安縣派駐綿陽捐贈點工作人員王曉芹告訴記者。三十分鐘后,這輛載有三百零三件午餐肉的貨車到達安縣物資接受處。
工作人員點貨核實,貨物統管處負責人王冬在送貨單上簽收,將數據存入電腦,然后組織人員下貨放至存放點,分類堆放。
“分發物資有兩個途徑,直發和各鄉鎮前來領取。”安縣負責貨物發放開單的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我們將根據各救助點的實際情況,調配發送物資。比如,為了縮短運轉周期,這批午餐肉我們將搭配一些其他物資一起運往受災區。”
十七點二十分,三十件午餐肉和五十頂帳篷裝車完畢,貨車駛往安縣沸水鄉。運輸的途中,記者了解到,沸水鄉安置了安縣受災最嚴重的高川鄉轉移過來的六千余名災民,成都軍區某部也扎營于此。
十八點三十四分,車順利到達沸水鄉沸水小學安置點,車一到,該救助點負責人謝泳立即組織當地居民將午餐肉送到受災民眾和部隊官兵手中。
負責救災物資捐贈工作的綿陽市政協主席張世虎向記者介紹說,為確保捐贈物資盡快發送到災民手中,該市建立了市縣鄉三級捐贈物資流通劃撥渠道和嚴格的管理制度、操作流程,實行一條龍作業,二十四小時值班。根據災區救災情況和受災輕重程度、救人搶險情況及時收集各災區和救助點所需物資信息,由民政部門編制發放計劃,經供給保障組研究審定后,再由保障組分管負責人審簽,工作人員登記后,由專人押運到接受地,整個物資發放實行臺賬管理,并設立紀檢監察組,確保救災物資專物專用。
張世虎說,“汶川大地震給綿陽造成了重大人員傷亡和巨大財產損失。災難發生后,世界各地、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獻愛心,奉真情,慷慨解囊,紛紛向災區捐款捐物,綿陽感謝你們。我們將加強對捐贈物資、資金的管理,進一步完善運行機制和各種規章制度,增強接受、分配等流程透明度,使每一份物資、每一分錢都用在災區,用于受災民眾救災人員。”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