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各界全力救援5·12汶川大地震的同時,震后城市重建也成為人們關注與思考的問題。
文物保護工作全面展開
國家文物局局長單霽翔5月18日表示,四川地震災區包括成都、綿陽、阿壩、德陽四個地區共39個縣、市,涉及世界文化遺產1處(都江堰),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9處,加上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共計958處。截至目前,四川省共有45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5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遭受嚴重損失。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彭州領報修院、都江堰二王廟古建筑群全部垮塌;綿竹劍南春“天益老號”酒坊遺址古建筑、理縣桃坪羌寨局部垮塌。
另外,重慶、山西和甘肅等省市的部分文物保護單位、博物館和考古研究單位的文物和有關設施均有不同程度的損壞。“我們將派專家組按照不同地區的受災情況,分組到災區調查,在3周內對文物損失情況進行詳細匯總。”單霽翔說。
“現在我們只是了解到一些災區文物受災的一般信息,還需具體去核查各級文物保護單位的損失狀況。”單霽翔已于19日飛抵災區,在四川、重慶、陜西、甘肅四個受災較重的省份就災區文物的損失調查進行動員,并部署搶救工作。
關注提高學校抗震設計標準
汶川大地震中,許多學校教學樓倒塌,造成學生傷亡較重,對此,教育部發展規劃司司長韓進、建設部標準定額司副司長楊榕、中國地震災害防御中心研究員趙鳳新5月16日做客人民網答疑。韓進說,國家對于義務教育的普及和發展是有要求、有規劃的,學校建設也是有標準的。在義務教育階段政府要承擔全部責任。對于受到地震災害的區域,國家會對學校的恢復和重建給予支持。尤其是對農村偏遠地區,不僅僅是學校的建設,教師的工資、學校的辦公經費,都要由政府來承擔。
針對多位網友提出是否要提高中小學校抗震標準的問題,趙鳳新說,事實上,經過1966年邢臺地震和1976年唐山大地震,有關部門在對工程震害進行調查并展開相應的科學研究后,都在其后的建筑抗震設計標準修訂工作中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這次地震以后,是否需要提高抗震設計標準,會結合震后工程震害調查,在地震部門對當地地震烈度進行復核的基礎上,結合工程科研的最新成果,綜合考慮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做出決策。
抗震規劃需多方位入手
這次地震,成都平原靠山區的縣市都損失慘重。雖然成都市區是安全的,但也受到一定影響,并且一定程度上壓縮了成都經濟圈向西拓展的空間。有專家指出,成都地處喜馬拉雅碰撞帶的地震高發地帶邊緣地區,成都平原尤其是平原西部以后要慎重發展重化工業,以免地震時造成危險品泄漏。另外,成都不應該追求建筑的高度,可追求建筑的美觀、人性化、城市的良好生態等。
兩院院士、建筑與城市規劃學家吳良鏞曾于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趕赴災區,參加了新唐山的城市規劃工作,他總結了唐山大地震給后人留下的教訓,給汶川大地震的災后重建問題提供了參考建議:首先,從建筑工程上來說,建筑安全應是第一位的。唐山地震時,唐山的建筑大多是用預制板建成,靠板與板之間的鉤子實現連接。一旦地震,其工程質量很難保證,以至于后來唐山人將預制板叫做“棺材板”。
此外,一個城市的生命線十分重要,包括其四通八達的交通、電訊、廣場等公共設施。在大地震后,首先是城市的生命線被摧毀了,交通被破壞,救援人員不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電訊中斷,不能及時與外界聯系。這方面的規劃有待加強。
另外,城市應該有足夠的綠地。綠地不僅可以起到美化環境的效果,在地震中更起到救命的作用。唐山地震時,鳳凰山公園大片的綠地救了不少人。地震后,唐山在城市規劃中也非常重視綠地的建設。而現在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嚴峻現實是,許多地方貪圖一時的經濟利益,大片的綠地被無情地“吃掉”了。
目前,中國城市規劃學會發起倡議,面向城市規劃專家征集有關創意。正如這項活動的倡議中所指出的,研究災害規律,加強城鄉的防災能力,防止和減輕災害的破壞是現代化建設的一項基本功能,城市規劃師在這方面應肩負重任。這次大地震中受災城市的重建問題,必然會引起各界討論,并將成為接下來的關注焦點。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