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中國首個全國哀悼日。鐵軍官兵在汶川縣三江鄉救災現場為地震遇難者默哀。 中新社發 曾憲平 攝
|
5月19日,中國首個全國哀悼日。鐵軍官兵在汶川縣三江鄉救災現場為地震遇難者默哀。 中新社發 曾憲平 攝
|
中新網5月20日電 香港《文匯報》5月20日發表社評說,面對大地震災難,中華大地充盈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衷共濟的無畏氣概。中國呈現給世界的,是在災難中百折不撓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在困難和考驗中更加團結,是在尊重生命和關愛不幸者中顯示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億萬民眾的表現,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社評摘錄如下:
昨天是一連三日的全國哀悼日的第一天,舉國同悼,薄海同悲,整個香港也在嗚咽聲中定格。當時鐘指向14時28分,撞擊心扉的鳴笛聲響徹中華大地,中國人民在默哀中凝聚愛國主義精神和匯聚戰勝災難的力量,世界也感受著中國人民在默哀中蘊含的人道力量與堅韌不拔的偉大精神。中華民族曾歷經滄桑,飽受磨難,但從來沒有屈服于災難和挫折。新中國成立后首次為重大災害而舉行的全國哀悼日,是發揚民族魂和重塑民族精神的悲壯日子。
昨天,是共和國以及13億中國人的國殤,國旗為平民而降,鳴笛為死難百姓而響,生命的尊嚴冉冉升起,關愛不幸者的溫馨彌漫大地,民族精神在眾志成城中升華。任何一次重大的災難,都是一次民族心靈的洗禮和震撼,都考驗中華民族在危難時刻精誠團結的優良傳統和意志。全國哀悼日不僅表達了國家對普通民眾生命的尊重和以民為本的理念,而且體現了中華民族在面對苦難的過程中,團結一致、相互扶助、共理創傷,堅韌不拔地邁向復興的決心。
魯迅說:“惟有民魂是值得寶貴的,惟有他發揚起來,中國才是真的進步。”面對大地震災難,中華大地充盈著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和衷共濟的無畏氣概。中國呈現給世界的,是在災難中百折不撓的強大精神力量,是在困難和考驗中更加團結,是在尊重生命和關愛不幸者中顯示出一個負責任的大國形象。中國億萬民眾的表現,為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注入新的時代內涵。
昨天,隨著鳴笛在細雨中響起,在香港特區政府總部、立法會樓外、時代廣場、金紫荊廣場、各大中小學、鬧市商場、證券交易所和出入境關口,香港無分官民,都肅立默哀,表情凝重,眼含淚水,祈愿遇難同胞得到安息,為受災同胞祈福。這一刻,香港市民與祖國人民同此心、共此情,表現出血濃于水、守望相助、風雨同舟、共赴時艱的骨肉深情。
四川大地震發生后,一場聲勢浩大的賑災行動在香港持續進行,其規模之大史無前例。值得指出的是,全國哀悼日也強化了港人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認同,港人真切地感受著兩地血脈相連、休戚與共的感情。這是一次寶貴的國民教育,將進一步建立港人對內地同胞的關愛和對國家民族的責任感。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