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過多日雨水的稀釋,但前日陽光下,湖州南太湖邊的水面上,一層綠膜仍泛著油光!斑@些就是藍藻。”一位漁民告訴記者。
湖州白雀鄉小梅口,是太湖邊的一個漁民聚集區。記者順著剛鋪好的沙子路走向湖邊,遠遠就望見一片綠色。走近后發現,在肉眼所及的范圍內,湖面上盡是綠油油的藍藻,囂張地漂浮在水面上,隨波蕩漾。
去年藍藻大暴發引起無錫自來水危機,太湖一度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然而,記憶還未退去,“綠魔”又再次悄無聲息地襲來。據新華社報道,太湖西南部的部分水域再度出現大面積藍藻。據氣象部門預測,今年太湖仍有藍藻大面積暴發的可能性。
藍藻又來了,它對江浙兩地沿太湖群眾的生活有何影響?人們對此又抱有怎樣的心態?記者為此展開了沿湖調查。
“雙手入水:好像涂了一層綠漆”記者目擊湖面藍藻泛濫
從小梅口沿太湖岸邊,近20分鐘的車程內,向太湖里望去,記者看到大片的藍藻,濃度不一,薄如膜,厚如漆。隨著波浪起伏,緩慢地向岸邊漂來。
最夸張的一處,由于一艘廢棄漁船擋住了風浪,大片藍藻密集聚攏在一塊,似綠色濃漿一般,微風吹來,紋絲不動。把一根灰褐色樹枝浸下去,拿上來猶如從染缸中取出,整根都成了綠色。岸邊的石頭也染成了綠色,上面還堆積了一層有近3厘米厚的藍藻。記者抓了一把,竟像泥漿一般粘稠。把雙手插入水中,再提起時,就好像涂了一層綠漆。
在長興夾浦鎮太湖大堤上,我們碰到一位姓楊的青年農民,他身著皮衣,背著電瓶,正到大堤內側的小河溝里去捕魚。他告訴我們,十多年前,湖邊有好多魚蝦好抓,吃起來味道也很鮮美,F在湖水太臟了,沒什么魚好抓,即使抓到一些,味道也沒有小河溝里好。
得知記者專程來看藍藻,他有些不以為然地說,每年這個季節就會出現藍藻,大家都習慣了,F在還好,是活的,到七八月份,水溫一高,就會死亡腐爛,“南風一起,臭味四處彌漫,那個味道很嗆人!”
“一般來說,五六月份太湖藍藻開始較大面積暴發,不過就目前情況看來,今年似乎是稍稍提早了些。”在采訪中,湖州市水質監測站有關工作人員態度比較謹慎:“作為一種自然生物,太湖藍藻年年都有。今年情況會怎么樣目前還不好說。我們也在密切關注!
“水成這個樣子,還怎么打魚啊”漁民擔心沒了收成
對于夏天藍藻的厲害,自小生活在小梅口的蔣大林算是深有體會。他今年63歲,一直住在太湖漁船上以打魚捕蝦為生。自去年藍藻危機后,當地政府部門著手“漁民上岸工程”,目前小梅口100多戶船家都已上岸過渡安置,蔣大林一家也是其中之一。當記者問起藍藻的情況時,他拿著手中的飯碗朝記者晃了晃:“(藍藻暴發)去年厲害的時候去湖里隨便一舀,就是滿滿一碗的藍藻,你說多不多!”
老蔣說他很擔心今年的藍藻比去年的還要厲害!岸颊f去年的藍藻多,可去年天冷的時候,水面上看不到的,都在水下呢;現在不一樣了,大冷天藍藻還飄在湖面上。真不知道等夏天的時候,會有多嚇人呦!”說到這,老蔣抱怨起去年的藍藻讓他的魚蝦收成幾乎全部打了水漂。他告訴記者,藍藻覆蓋整個湖面,水里沒有充足的氧氣,恐怕魚蝦都會活不下去,“抓上來,都是死的,怎么賣啊,我們全家還靠這個過日子的!
記者看到,由于漁船遮擋,在一些風浪較小的角落里,藍藻顯得更厚。但還好這時的藍藻還聞不出腥臭味。老蔣說,天熱時臭得窗都沒法打開,“比豬圈還難聞,那個味道都不知道怎么形容!”老蔣皺了皺眉,直搖頭。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