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位于中國中東部、黃河中下游,界于北緯31°23′-36°22′,東經110°21′-116°39′之間,東接安微、山東,北界河北、山西,西接陜西,南臨湖北,呈望北向南、承東啟西之勢。因古時為豫州,故簡稱豫。
地理位置:河南地理位置優越,古時即為驛道、漕運必經之地,商貿云集之所。今天,河南地處沿海開放地區與中西部地區的結合部,是我國經濟由東向西推進梯次發展的中間地帶,境內京廣、京九、焦柳與隴海、湯濮、新菏、漯阜在境內交匯,形成三縱四橫的鐵路網,國道干線五縱五橫,國家兩縱兩橫高速公路中,京深和連霍一縱一橫經過河南,全國光纜干線“八縱八橫”中有“三縱三橫”經過河南,是全國重要的鐵路、公路大通道和通信樞紐。國家提出促進中部崛起,河南獨特的區位優勢必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面積:河南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7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全省常用耕地面積10801.77萬畝。地勢基本上是西高東低。北、西、南三南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北部為南陽盆地。平原和盆地、山地、丘陵分別占總面積的55.7%、26.6%、17.7%。靈寶市境內的老鴉岔為全省最高峰,海拔2413.8米;最低處在固始縣的淮河出省處,僅23.2米。
土地資源:河南國土面積16.7萬平方公里,居全國各省區市第17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73%;其中耕地面積7179.2萬公頃。地勢基本上是西高東低。北、西、南三面太行山、伏牛山、桐柏山、大別山沿省界呈半環形分布;中、東部為黃淮海沖積平原;西南部為南陽盆地。在全省面積中,山地丘陵面積7.4萬平方公里,占全省總面積的44.3%;平原和盆地面積9.3萬平方公里,占總面積的55.7%。復雜多樣的土地類型為農、林、牧、漁業的綜合發展和多咱經營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
礦產資源:河南地層齊全,地質構造復雜,成礦條件優越,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目前,已發現各類礦產126種(含亞礦種為157種);探明儲量的73種(含亞礦種為81種);已開發利用的85種(含亞礦種為117種)。其中,能源礦產6種,金屬礦產27種,非金屬礦產38種。在已探明儲量的礦產資源中,居全國首位的有8種,居前3位的有19種,居前5位的有27種,居前10位的有44種。其中,鉬、藍晶石、紅柱石、天然堿、伊利石粘土、水泥配料用粘土、珍珠巖、霞石正長巖居第1位,鑄型用砂巖、耐火粘土、藍石棉、天然油石、玻璃用凝灰巖居第2位,鎂、鎢、錸、鎵、鐵礬土、水泥用大理巖居第3位,鋁土礦、石墨、玻璃用石英巖居第4位,鋰、銫、電石用灰巖、巖棉用玄武巖、玉石居第5位。河南還是重要的能源基地,石油保有儲量居全國第8位,煤炭居第10位,天然氣居第11位。
水資源:河南橫跨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水資源人均占有量440立方米,居全國第22位,為全國的五分之一,世界的二十分之一。水力資源蘊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千瓦。
目前,全省已修建水為2347座,總庫容270億立方米。農業有效灌溉面積479萬公頃。中國跨世紀的特大型水利工程黃河小浪底水利樞紐已于2001年度全部竣工。
旅游資源:河南旅游資源豐富。少林寺、龍門石窟、龍亭、相國寺、殷墟等歷史人文資源響譽海內外,嵩山、云臺山、黃河等名山大川縱橫。以古(古文化)、河(黃河)、拳(少林寺、太極拳)、根(尋根覓祖)、花(洛陽牡丹、開封菊花)為特色的旅游資源,是河南旅游業發展的一大優勢。近年來開辟的“三點一線”沿黃之旅,已成為我省旅游精品線路。河南可供觀賞、旅游的景區、景點有100多處。省內重點風景名勝區共25處,其中國家級的有雞公山、嵩山、龍門、王屋山和云臺山5處,省級的有石人山、環翠峪、黃河游覽區等20處。自然保護區23處。豐富多彩的旅游資源,為河南旅游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河南橫跨黃河、淮河、海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黃河橫貫中部,境內干流711公里,流域面積3.62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的1/5。省境中南部的淮河,支流眾多,水量豐沛,干流長340公里,流域面積8.83萬平方公里,約占全省面積的1/2。北部的衛河、漳河流入海河。西南部的丹江、湍河、唐白河注入漢水。全省水資源總量413億立方米,居全國第19位。河南水力資源蘊藏量490.5萬千瓦,可供開發量315千瓦。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