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新網11月21日電,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消息稱,中國代表于紅最近在第62屆聯大第五委員會關于議題“改善聯合國財政狀況”發言指出,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中國盡管人均收入并不高,但仍然以實際行動,為聯合國擁有一個堅實的財政基礎做出了力所能及的貢獻。2007年,中國的會費及維和攤款比額大幅上升,共需繳納聯合國會費等各項攤款達2.7億美元,較2006年增長42%。
中國繳納聯合國的會費大幅提高,對咱們中國來說,這是一件大事。然而,就我的觀察,絕大多數國人對這一新聞無動于衷,好像這錢不是自己納的稅,與自己八竿子打不著。雖然是大事,卻是“大而無當”的事情。為什么一件國家大事,國民對此卻無動于衷呢?這是一個比較復雜的問題。
有一則笑話,說一個怕老婆的人在外吹噓,說自己主外,婆娘主內。自己只管交聯合國多少會費、每年GDP增長多少之類的大事,至少工資獎金這些小事,就讓老婆管管吧。這個小幽默讓人莞爾也讓人深思。如果國家大事,真的能夠讓公民覺得有關系,關心并能夠覺得發揮點微薄作用的話,恐怕國家意識在每個公民的心里面就會更強烈。而這,往往是大國國民意識的一種體現。問題是,在精英治國的體制內,許多國家大事,都是精英說了算,多數國民只是看客,沒有發言權,自然也就不關心了。
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越發緊密的今天,這種情形越來越引起有識之士的思考。據11月18日的央視國際報道,“十七大”之間,新聞聯播的收視率比以前提高了一倍。10月21日十七大閉幕,新聞聯播時長60分鐘,平均收視率高出了83%。可見,老百姓是關心國家大事的,特別是與人們利益息息相關的國家大事。無論人事變遷,還是宏觀調控,無論是銀行加息,還是長假變更,幾乎沒有人不關心。現在,越來越多政策的出臺,需要征求意見,利用民智,民意對政策的制定、執行,起到越來越大的作用,這在客觀上更是激發了公民關心國家大事的積極性。往大了說,是公民的政治參與意識提高了;往小了說,是公民個人意見表達的需要。
說到國家的強大,還有一個有意思的調查顯示,歐洲人認為世界上第二號強國是中國。這一新聞在國內報道的時候,幾乎非常平靜,沒有激起國人的驕傲感,因為絕大多數人都不以為然。這幾年咱們中國越來越強大了,但好像國強了與民富并沒有成同比例關系。在絕大多數人都還在為住房、醫療、教育而頭痛不已的時候,國家的強大并沒有讓公民感同身受,不能不說有些遺憾。
國強不一定民富,民富肯定國強。當個人的利益、個人的意志能夠與國家的意志緊緊地聯系在一起的時候,這個國家想不強大都不可能。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公民們不是不想關心,而是愿意、能夠關心。問題的關鍵是,要有一個激發公民關心的良好而有效的機制。(肖余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