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將“嫦娥一號”衛星成功送入太空之后,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于昨日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西區開工,一期工程預計2009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由天津生產的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征五號”預計將于2015年亮相。
據介紹,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建設是我國運載火箭發展中的重要里程碑,標志著我國運載火箭研制生產能力邁入國際先進水平。同時,天津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也納入了天津市重點工程,必將成為中國航天科技和天津地方經濟相結合的重要平臺、軍民融合的重要平臺以及航天高科技產業化的重要平臺。
新一代火箭五大特征
據新一代運載火箭總指揮王玨介紹,新一代運載火箭使用的是120噸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氫氧發動機,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是其五大特征。新一代運載火箭的研制將最終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
據了解,20世紀90年代開始,面對不斷增長的空間資源開發需求以及日益增長的商業發射市場競爭環境,各航天大國在不斷改進現有火箭的同時,大力研制新一代的商用運載火箭。目前美國推出了德爾它4和宇宙神5兩個新型運載火箭系列;歐洲新研制了阿里安5運載火箭;日本推出了H-2;俄羅斯正在研制安加拉系列火箭……國外新型火箭以可靠性、安全性、經濟性等作為主要設計原則,均采用大氫氧發動機或液氧煤油發動機,運載能力成倍提高,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已經超過20噸,地球同步軌道運載能力達10噸級。
有利提升天津制造業
有關資料顯示,在航天領域每投入1元,將對社會產生8至14元的帶動效應。美國將空間技術轉化為產業,創造了2萬億美元的巨額利潤。資料還顯示,法國每年在航天產業方面的收入將近200億歐元,俄羅斯航天發射年收入近9億美元,而我國航天產業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目前還不到1%。
選址天津濱海新區建設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對于加快濱海新區開發開放、促進高端高質高新產業發展、提升天津的產業結構和發展水平,具有重大的意義。
王玨表示,隨著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項目開工建設,全國各地的廠商都將有機會參與到項目建設中,也是提升天津制造業的一個重大機會。根據工程設計,一期項目計劃先開工四個生產車間,建設表面處理、焊接、鍛造和鑄造、機加工共四棟廠房。除了高質量的生產車間外,基地還將設立高科技的研發實驗室以及完善的配套生活區。配套生活區的占地面積大約在400畝,生活區內將建設必要的基礎設施,專家和員工都可以在生活區內生活。根據設計,大火箭組裝完畢后將從天津港運送到位于海南的發射基地,而零部件運輸將在規劃中的新薊港鐵路上增加支線。可以想象,本地企業無論是從零部件加工的制造業、零部件運輸的物流業或是提供生活配套的服務業,都有機會參與到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項目中來。
基地項目總投資45億元
新一代運載火箭產業化基地項目是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工程的基礎保證,也是后續批量生產和產業化、軍民結合的航天高科技重要基地。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約45億元,規劃建筑面積55萬平方米,分為一期工程和二期工程,一期工程將于2009年底建成。項目建成后,將滿足我國未
來30至50年發展空間技術及和平利用空間的需要,實現運載技術跨越式發展和航天可持續發展,對引領我國高科技產業發展有著重大的輻射和推動作用。
據介紹,一期工程建設規模20余萬平方米,2007年11月運載火箭儲箱焊接裝配廠房率先開工建設,2008年4月綜合機加廠房等第一批其他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08年7月總裝測試廠房、力學環境測試廠房等第二批項目陸續開工建設,2008年12月第一批項目陸續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儲箱焊接裝配、大型機械加工等研制工作需要;2009年12月第二批項目竣工驗收并投入使用,滿足新一代運載火箭產品試制、總裝、試驗等各項研制工作需要。
二期工程建設規模30余萬平方米,將根據國家航天產業發展需求陸續投入建設。
運載量25噸堪稱大力神
進入新的時期,面對國際商業衛星發射市場和國內未來衛星發射、深空探測的更高需求,同時考慮環境保護、發射安全等因素,發展我國大直徑、大推力、高可靠、低成本、無污染的新一代運載火箭被提上重要日程。研制新一代運載火箭,是黨中央、國務院為實現我國航天事業可持續發展作出的重大決策,是實現運載技術跨越式發展的重大舉措。
新一代運載火箭研制成功以后,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將得到大幅度提升,火箭綜合性能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同時,也將推動我國空間科學和空間應用產業的發展,帶動多領域科學技術的進步,促進國民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從而進一步提高我國的綜合國力。
據介紹,研制大推力運載火箭是進行深空探測的基礎,也是中國空間技術發展的必然要求。“嫦娥工程”二期和三期對月球探測的“落”“回”兩個階段工作,均需依靠這種新型大推力運載火箭。將在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研發制造的“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直徑將達到5米,有效運載量可達到25噸。這樣的大火箭可以大大提升我國的航天運載能力,它的研制,將使我國進入空間的能力提升到一個新的階段。
延伸閱讀:長征運載火箭世界響當當
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創建于1957年11月16日,世界著名科學家錢學森先生任第一任院長。該院是中國航天的發源地,培育了中國第一、世界知名、在國際高科技產業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長征運載火箭品牌。擁有10個研究所、2個實體單位、1個產研一體化單位、2個生產廠、1個職工醫院、2個全資子公司、1個香港上市公司及若干個控股和參股公司。資產總額約180億元,從業人員約2.2萬人。
50多年來,經過幾代航天人的艱苦奮斗和頑強拼搏,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發展成為我國最大的運載火箭研制、試驗和生產基地。先后成功研制了10種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形成了長征火箭系列型譜,能發射近地軌道、太陽同步軌道、地球同步轉移軌道衛星或航天器。實現了從常規推進劑到低溫推進劑、從串聯到捆綁、從一箭單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的技術跨越,奠定了中國航天事業發展的基礎,使中國航天發射技術處于世界先進水平。
記者 馬櫻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