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舉辦的新中國成立以來國防和軍隊建設成就展,通過一組組數字,向人們展示了人民軍隊58年來在保衛祖國、建設祖國中取得的輝煌成就。
數字:殲滅和肅清140萬國民黨軍隊殘余勢力、260萬土匪。
解讀 :新中國成立之初,為鞏固新生的人民政權,解放軍開展了追殲殘余國民黨軍隊和剿滅土匪的斗爭,解放了除臺灣等島嶼以外的國土,并于1953年末在全國范圍內肅清了匪患。
數字:431個國際比賽冠軍
解讀:在軍事體育競技場上,解放軍健兒先后奪得431個國際比賽冠軍、262個洲際比賽冠軍,五星紅旗一次又一次在五大洲高高升起。
數字:800萬名基干民兵
解讀:800萬名基干民兵,已經發展成為專業種類較全、科技含量較高,能夠有效擔負配合作戰、勤務保障和應急維穩任務的強大群眾武裝。預備役部隊初步形成了陸海空軍、第二炮兵諸軍兵種齊全的力量格局,已經成為配屬和支援現役部隊作戰的重要力量。
數字:作戰部隊軍級領導班子成員中大學文化程度占81.7%
解讀:2006年底的統計數字表明,在解放軍作戰部隊軍級領導班子成員中,大學以上文化程度占81.7%,本級培訓率達到74.3%,有出國留學經歷的占10%,一大批碩士、博士走上了各級指揮崗位。
數字:兩院院士91名
解讀:從2001年至2006年,全軍獲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3人,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一等獎28項。目前,全軍共有“兩院”院士91名,入選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才200余人。高層次人才為科技強軍提供了強大智力支撐。
數字:30多萬名官兵在新中國成立后犧牲
解讀:在抗美援朝的戰場上,在幾次重大邊境軍事行動中,在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建設以及搶險救災活動時,58年來,解放軍先后有30多萬名官兵獻出了寶貴生命,共和國永遠銘記著烈士的英名。
數字:2小時開設100張床位的野戰醫院
解讀:衛勤保障裝備,能在2小時內迅速展開一個100張床位的野戰醫院;野戰輸油管線裝備,全線指揮調度基本實現信息化,一天輸送量達2500噸;大噸位集裝車,一名司機在40秒內可裝卸22噸作戰物資……解放軍戰役支援保障裝備已實現集裝化、方艙化、野戰化。
數字:戰士伙食費標準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23倍
解讀:面向基層、服務官兵,全軍后勤戰線近年來實施了一系列“固邊工程”,解決邊遠艱苦地區部隊吃水、用電、洗澡、取暖、看病難等問題。戰士伙食費標準也比改革開放前提高了23倍,每人每天達到11元,飲食質量正由溫飽型向營養型發展。
數字:800個遠程醫學站點
解讀:800個遠程醫學站點,覆蓋了從漠河到西沙的邊海防部隊、解放軍和武警部隊醫院。通過遠程醫療點,全軍已開展遠程會診和手術指導16000多例,大大提高了官兵的醫療保障水平。
數字:100多萬名官兵屯墾邊疆
解讀:1950年至1959年,解放軍有35個建制師、100多萬名官兵屯墾邊疆。與此同時,解放軍還積極參與了修建川藏、青藏公路,貫通隴海、成渝鐵路,治理長江、黃河、海河,擴建開發大慶、玉門油田,恢復和建設鞍鋼、包鋼等一系列重點工程,為國家經濟建設作出了貢獻。
數字:17項聯合國維和行動
解讀:1990年以來,解放軍派出7200多名維和人員參加了17項聯合國維和行動。10名中國軍事觀察員、維和官兵和軍控專家,為世界和平事業獻出了寶貴的生命。(記者 黎云、黃書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