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5月31日電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姜瑜今天下午舉行例行記者會,就胡錦濤主席出席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并訪瑞典,吳儀副總理訪俄,伊朗歐盟就伊核問題舉行會晤,中日韓外長會,希爾來華,美對印大規模軍售,中國勞工對日索賠案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以下是外交部網站刊出的此次記者會的答問內容。
姜瑜:女士們、先生們,下午好!首先我先發布三條消息:
應德國總理默克爾和瑞典國王卡爾十六世•古斯塔夫的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將于6月6日至10日出席在德國舉行的八國集團同發展中國家領導人對話會并對瑞典進行國事訪問。
應俄羅斯聯邦第一副總理、中俄“國家年”俄方組委會主席梅德維杰夫邀請,國務院副總理、中俄“國家年”中方組委會主席吳儀將于6月8日至12日赴俄羅斯,出席第11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和“中國年”相關活動。
應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的邀請,巴巴多斯總理歐文•阿瑟將于2007年6月6日至10日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現在我愿意回答大家的提問。
問:請介紹吳儀副總理訪問俄羅斯的具體安排。
答:6月8日至12日,吳儀副總理將率中國政府代表團赴俄,出席第11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和“中國年”相關活動。
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是目前獨聯體及中東歐地區最大的經濟論壇,每年6月在圣彼得堡市舉辦,迄今已舉辦10屆。今年的第11屆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將于6月8日至11日舉行。2005年和2006年中方均派代表團出席了論壇。
此次吳儀副總理出席圣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是“中國年”一項國家級大型活動。在俄期間,吳儀副總理除出席論壇相關活動外,還將會見俄第一副總理梅德維杰夫、世界經濟論壇主席施瓦布,并同俄方共同出席中俄貿易與投資合作圓桌會議。吳儀副總理還將出席“華為在俄羅斯10周年”、“上海周”開幕式暨“波羅的海明珠”商務中心落成典禮、“莫斯科中國貿易中心”奠基儀式和中國進出口銀行圣彼得堡代表處啟動儀式等“中國年”活動。
問:據報道,美國決定向印度出售C-130大型運輸機,這是美方首次對印度大規模軍售。美稱此舉將推動美印戰略伙伴關系,有利于維護南亞地區穩定。中方對此有何評論?第二,一個人權組織近日發表報告稱,中國還在控制外國媒體在西藏的采訪活動。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關于第一個問題,我沒有看到有關報道。中方一貫倡導樹立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的新安全觀。我們希望美印之間的合作有利于地區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
關于第二個問題,“記者無疆界”組織就兩名外國駐京記者違規赴西藏采訪發表了一些言論,我們認為這是不負責任的,也是沒有根據的。中國政府依法保障外國記者在華采訪的權利。只要是遵守有關的規定,他們的正常采訪活動都不會受到限制。同時,我們也希望外國記者能夠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希望有關組織能夠尊重事實,客觀、公正地認識和報道中國。
問:據報道,伊朗首席核談代表拉里賈尼和歐盟負責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索拉納將于31日就伊朗核問題舉行會晤,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通過外交談判和平解決伊朗核問題是最佳選擇,也符合國際社會的共同利益。中方希望伊歐會晤能取得積極成果,早日恢復正式談判,通過談判尋求全面、長期、妥善解決伊核問題。
問:正在日本訪問的李登輝稱將參拜靖國神社,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答:李登輝訪日目的就是為“臺獨”造勢,破壞中日關系。我們對日本政府允許李登輝赴日活動表示強烈不滿。
問:關于李登輝參拜靖國神社的問題,他特別提到參拜是為了祭祀他的哥哥,你對此有何評論?中日關系通過安倍首相訪華,以及今年4月溫總理訪日得以明顯改善。李登輝訪日參拜靖國神社是否會影響中日關系?
答:李登輝是什么人大家都很清楚。臺灣問題事關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涉及中方的核心利益,是中國的內政。我們一貫要求有關國家以實際行動恪守在臺灣問題上作出的承諾,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不給“臺獨”分裂勢力的活動提供政治舞臺。
保持中日關系穩定發展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需要雙方做出共同努力。日本方面妥善處理臺灣及歷史問題是中日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基本條件。我們希望日方能夠認真對待中方的嚴正交涉和嚴重關切,以實際行動妥善處理歷史和臺灣問題,同中方一道推動中日關系向前發展。
問:昨天武大偉副部長會見了希爾,雙方討論了哪些問題?關于朝核問題有何進展?據稱何亞非部長助理會見希爾時談到了蘇丹達爾富爾問題,能否具體介紹一下?
答:5月30日,武大偉副部長會見了來華的美助理國務卿希爾,雙方就六方會談、匯業銀行涉朝資金等共同關心的問題深入交換了意見。中方希望有關問題能在照顧各方關切的前提下得到妥善解決,以早日落實起步行動,繼續推進六方會談進程。
昨天何亞非部長助理也會見了希爾助卿。雙方主要就中美關系有關問題交換意見。雙方積極評價當前中美關系,認為兩國高層和多級別交往密切,雙方在雙邊廣泛領域及重大國際地區問題上的磋商與合作富有成效,中美戰略經濟對話和戰略對話機制深入發展。雙方愿繼續堅定落實兩國領導人達成的共識,相互尊重,照顧彼此關切,妥善處理分歧特別是臺灣問題,加強對話、合作和互信,推動中美建設性合作關系健康穩定發展。
[1]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