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一波(1908—2007)原名薄書存,山西定襄縣人。
1925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山西國民師范學校支部書記,太原北部地區委員會副書記、書記和山西臨時省委委員。參加領導太原的學生和工人運動。大革命失敗后,轉入晉北農村從事秘密革命工作。
1928年底到天津,曾任中共天津市委兵委書記、北方局軍委秘書長。
1929年起,在天津、唐山和正太、平漢鐵路沿線地區指導兵運工作,發動士兵暴動。
1931年在北平被捕,關押在北平軍人反省分院,在獄中曾任中共支部書記。
1936年8月經組織營救出獄后,被派往太原任中共山西省工委書記。與山西地方實力派閻錫山達成從事抗日救亡工作的協議,參與領導山西犧牲救國同盟會,主辦抗日軍政訓練班、民政干部訓練班和國民黨軍官教導團,推動山西走向抗戰。抗日戰爭爆發后,于1937年8月建立山西新軍“山西青年抗敵決死隊”,任第一總隊委。隨即率部開赴晉東南地區,配合八路軍開展抗日游擊戰爭,參與創建太岳抗日根據地。
1939年閻錫山發動十二月事變后,所部編入八路軍第一二九師序列,任決死第一縱隊司令員兼政委。
1941年7月任晉冀魯豫邊區行政委員會副主席,8月任太岳縱隊兼太岳軍區政委。
1942年10月后任中共太岳區黨委書記、中共中央太行分局委員。
1943年12月赴延安入中共中央黨校學習。1945年6月當選為中共七屆中央委員。抗日戰爭勝利后,任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副書記、晉冀魯豫軍區副政委。
1946年7月,為保證劉伯承、鄧小平率主力執行主要方向作戰任務,與滕代遠負責軍區領導工作。
1947年7月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后,主持中共晉冀魯豫中央局工作。
1948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華北局第二書記、第一書記,華北軍區政委,華北人民政府副主席。參與平津戰役的組織工作,曾兼任平津衛戍區政委、綏遠軍區政委。新中國成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政務院委員兼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財政部部長。
1954年9月任國家建設委員會主任。
1956年5月起任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國務院副總理。同年9月當選為中共八屆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1959年4月、1965年1月兩次繼任國務院副總理,并曾兼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文化大革命”中曾因“六十一人叛徒集團案”遭受迫害。
1979年7月出任國務院副總理。同年9月被增補為中共第十一屆中央委員。
1982年5月任國務委員,曾兼任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同年9月和1987年11月,兩度被選為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副主任。
來源:中國經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