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遲疑,現在就行動起來
潘基文[聯合國秘書長]
現在已經涇渭分明。在八國集團各工業國家齊聚海利根達姆之際,遏制全球暖化的力量已分化為相互較勁的陣營。德國和英國尋求進行關于新氣候變化條約的談判,使其在《京都議定書》于2012年失效后生效。他們談到采取嚴厲措施,遏制碳排放量,將未來40年全球溫度的上升幅度限制在2攝氏度。美國提出了自己的倡議,反對制定它認為武斷的目標和時間表。
形勢將如何發展,我們拭目以待。但是,雖然美國和歐洲在進行辯論,一些基本事實卻是毫無爭議的。第一,科學是明確的地球暖化是明擺著的,我們人類是暖化的元兇。每天都會發現新證據:例如,綠色和平運動關于珠穆朗瑪峰冰川退縮的最新報告和上星期關于南冰洋已無吸收二氧化碳能力的發現。
第二,必須現在就行動起來。多數經濟學家認為,不行動將比早行動付出更高的代價,很可能付出數倍的代價。“卡特里娜”颶風對新奧爾良造成的破壞與全球暖化或許有關,或許無關,但該颶風仍然不失為有用的警示,可以警告拖延可能造成的財政和社會危害。同樣明顯的是,我們再也不能無休止地分析我們的各種選擇了。今天最盛行的辦法——大談特談的碳交易——僅僅是我們已經掌握的一種武器。長期戰略必須包括各種新技術、節約能源、植樹造林項目和可再生燃料以及私營市場。長期戰略還必須包括變通。減輕暖化辦法的效果畢竟是有限的。
還有第三個,我認為這是最重要的事實。這就是基本的公平問題——價值問題,在我們時代重大道義責任中的排序問題。全球暖化影響我們所有人,但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是不同的。富國有資源和專門知識,可以變通適應。因干旱和沙塵暴而喪失莊稼或牲畜的非洲農民,或擔心村莊不久會被湮沒的圖瓦盧島民則遠比富國脆弱。這是一個我們熟悉的鴻溝:貧富鴻溝,南北鴻溝。直截了當地說,發達國家提出的全球暖化解決辦法不得犧牲地球上較窮鄰國的利益。否則,如果發展中國家不能實現增加在世界繁榮中的比重的愿望,我們又如何能夠實現在八國集團以前會議上莊嚴制定的世界貧窮減半的千年發展目標?
人性必須主導我們世界各國人民必須共同面對的任何問題,包括氣候變化問題。我認為這是一種義務,是作為聯合國基礎的神圣保護義務的延伸。我每天都走過聯合國紐約總部大廳,一些世界最著名的攝影記者目前正在那里展示其作品。他們捕捉到世界各地往往從未見過和聽說過的人們的音容,其中許多人每天都生活在極度困苦中,氣候變化加重了這種困苦。
安全理事會的辯論往往是沉悶的事務,使用的是晦澀的外交語言,但有時也爆發出生命火花,令人驚艷在這個時候,外交辭令消失得無蹤無影。我記得,在4月的一次討論中,納米比亞代表談到他對氣候變化危險的看法。他幾乎大叫著說,“這不是學術討論,這是關系到我國生死存亡的事項。”
他介紹了納米布沙漠和卡拉哈里沙漠的蔓延情形,這些沙漠正在吞噬農地,使一個又一個地區無法居住。這使我想到我的祖國——韓國,戈壁沙漠蔓延造成的沙塵暴,席卷而來,使韓國日益感到窒息。納米比亞代表接著說,瘧疾在不曾發生瘧疾的地方現身。在以多樣性著稱的地方,一些植物和動物物種正在消亡。像納米比亞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正日益面臨他們所比喻的“低密度生物或化學戰爭”。
這些情緒是激烈的,這些情緒產生于現實生活,不是憑空想象的。對發達世界的人們而言,他們必須傾聽,必須采取相應行動。這就是我在今后幾天里要在海利根達姆傳達的信息。正因為如此,我不久將宣布,根據孟加拉國、荷蘭、挪威和巴西以及新加坡、巴巴多斯和哥斯達黎加的要求,將在聯合國大會年會之前于9月在紐約舉行一次氣候變化問題高級別特別會議。正因為如此,我最近任命了三名特使,他們的任務是說出最易遭受氣候變化打擊的國家的利益和關切,世界絕大多數人民生活在這些國家。
喬治·布什總統最近宣布,他也將發起一項美國氣候倡議,我對此表示歡迎。我促請他在聯合國全球討論框架中發起這項倡議,使我們的努力能夠互補和相互加強。12月,世界領袖們將在巴黎再次聚首,以本周在德國以及在此后的會議上作出的決定為基礎,進一步采取行動。
但我們必須記住,如果八國集團協定的涵蓋范圍不具全球性,那么,就不能指望該協定提出解決全球性問題的辦法。現在是進行新思維的時刻,是確定新包容性的時刻。我們再也不能一切照舊了。(本文英文授權國際先驅論壇報發表,中文授權人民日報海外版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