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長久:中日關系進入新時期
中日是兩個鄰國,兩國政局和實力發生重大變化的時候,如何判斷形勢非常重要。
中日關系大體上經歷了三階段,第一段是中強日弱,兩國關系較好。第二段就是中弱日強時期,兩國關系最不好,也就是日本侵略中國時期。現在,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中強日強,或者說“日本強中國正在強”。
我們可喜地看到,中國GDP就要超過日本。此外,到今年上半年,日本對中國的出口和進口都超過了美國,中國成為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中日貿易總額在日本整個對外貿易當中的比重上升了20.4%,而美日貿易額所占比重下降了約13%,無論是出口還是進口,中國都成為日本最大市場。這是中國的最大優勢。
在“日本強中國正在強”這樣一個新時期,如何發展兩國關系?我個人的看法是,中日兩國的經貿關系互補性大,兩國經貿合作前景非常廣闊,潛力很大。(李長久系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劉江永:中日關系面臨重大機遇
日本的外部環境、整個戰略格局目前出現了重大的變化,第一個就是政局的變化。我們要立足于日本國內政權的變化,用一種全新的視角來重新審視,不要把過去自民黨的老賬計在民主黨的頭上。
第二個重大變化就是中國和日本力量對比出現拐點性的變化,中國GDP超過日本后,不會止步,還會大步躍升。只要中國穩定,這個趨勢不會改變。
第三大變化就是中日之間相互依存關系的變化。北京奧運會之后,中國已成為日本最大的出口市場,日本對中國市場的依賴正在加強,中日兩國的相互依存程度大大增加。
第四個重大的變化就是美國奧巴馬政府的變化。美國的外交基本理念在變,國際協調路線占上風,中國和美國的關系也進入一個機遇期,中、美、日、俄四大國的關系,有可能出現歷史上第一次同時謀求改善關系、實現各國關系的伙伴化的趨勢。相比冷戰時期,日美同盟的功能會淡化,中國有可能爭取日美同盟對自己的無害化。
這些是整體的變化,是機遇。但是我們還必須面對一些挑戰。
第一,中日兩國存在結構性的矛盾。這些矛盾都不可能一朝一夕得到解決。
第二,民主黨上臺以后,一些歷史問題會反彈。民主黨對中日歷史問題的立場、表述等,會激起日本右翼勢力特別是下臺的自民黨內右翼勢力的抵抗。
在臺灣問題等關系中國內政的問題上,下臺后的自民黨的一些勢力可能會繼續挑戰,一箭雙雕,既給民主黨出難題,又顯示其存在。最近李登輝等人訪問日本,都是自民黨在接待。
民主黨上臺,可能是對日本右傾化思潮的一種了斷。鳩山由紀夫在選舉時候宣稱不去參拜,講得非常強烈,這影響他的選票了嗎?沒有。在日本,民生第一,關鍵在于老百姓過得怎么樣,而不在于領導人參拜不參拜靖國神社。右翼勢力想打靖國神社這張牌,沒用了。
國際關系的改善,靠的是雙方共同努力。中國與日本的各種問題,需要掰開、揉碎,多主動做工作,推動中日關系向健康的方向去發展。
日本面臨二戰以來的一個重要拐點,我們一定要把握住。很多中日之間懸而未決的重大問題,包括民族感情問題、釣魚島問題等,我認為都出現了可以溝通、可以思考、可以謀求緩解甚至解決的重要機遇。(劉江永系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所教授)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