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新聞周刊》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朝鮮高調炸毀寧邊核設施之一的核冷卻塔,有其明顯的用意。這一舉動使得朝核問題提前進入落實共同聲明的“第三階段行動”,同時也是一個更加充滿荊棘的歷程
文/張璉瑰
6月27日當地時間17時5分,一聲巨響,朝鮮寧邊核設施之一核冷卻塔被炸毀。 硝煙散去,剛才還聳立在那里的那個高30米、底部直徑22米的混凝土龐然大物,已坍塌在地。
應邀前往觀察這一過程的中、美、韓、俄、日等六方會談成員國電視臺記者被安排在1500米之外的山坡上用鏡頭記錄炸塔全過程,但是未能實觀早先朝鮮所宣稱的“現場直播”。因為后來朝鮮又決定不允許記者攜帶衛星轉播設備入境,而當地連手機信號也沒有。因此炸塔實施數小時以后,記者們才能向本部發出第一條快訊。
被炸的核冷卻塔早已“失業”
被炸毀的這座核冷卻塔是朝鮮5兆瓦反應堆的一個配套設施,上個世紀80年代上半期建成。其功能是把反應堆運轉時產生的熱量散發出去,從反應堆中流出的攜熱介質進入冷卻塔降溫冷卻,然后再返回反應堆,維持反應堆運轉。它的技術含量很低,但缺之反應堆就不能安全運轉。過去幾十年中朝鮮就是利用這座5兆瓦反應堆及其配套設施生產了數十公斤可以用來制造核武器的钚,包括2006年10月朝鮮進行第一次核試驗時使用的裂變物質。
但是,自從2007年2月六方會談達成“2•13共同文件”,要求朝鮮在60天內“以最終廢棄為目標”“關閉封存寧邊核設施”以后,朝鮮雖然未能遵守這個時間限定,但還是在去年7月15日關閉了這座5兆瓦反應堆,冷卻塔也同時“失業”。此后,朝鮮主動拆除了冷卻塔內的設施。這次爆破前,該冷卻塔實際上已成為水泥空殼。從這個角度看,炸塔一事宣傳意義大于實際意義。
即使如此,炸與不炸還是有區別的。如果冷卻塔不炸掉,假如朝鮮一旦決定恢復核設施運轉,只需數月修復設備就可以了;如果炸掉后想恢復,就要費時費力了。此外,炸塔一事,可能是自上個世紀90年代朝鮮核武計劃曝光并形成危機以來第一次拆除一座核設施。此前朝鮮一直是在增建核設施,在簽署有關國際文件后,朝鮮最積極的行動也只是“凍結”“關閉和封存”核設施。因此一些媒體在評述炸塔一事時使用了“里程碑”一類字眼。
朝鮮要炸塔的消息,最早是兩個月前傳出的。據媒體5月初報道,今年4月22日美國國務院韓國科科長金成帶一個小組赴朝談判朝鮮按“10•3共同文件”規定進行核申報時,朝鮮方面表示,如果美國將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中刪除,朝鮮將在隨后24小時內炸毀寧邊核冷卻塔。后來隨著朝美間就核申報問題某些細節達成協議,朝鮮于6月26日下午終于向六方會談主席國中國遞交了核計劃申報清單,中國方面在當天下午5時左右宣布收到朝鮮的申報,兩個小時后美國總統布什宣布向國會通報美國政府將把朝鮮從支持恐怖主義國家名單上除名,又過了不足24小時,朝鮮炸毀了其核冷卻塔。朝鮮實踐了其事前的聲明。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