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刊用中國《中華文摘》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文/佚名
智商一直被認為是一種糟糕的衡量智力的手段。能否找到一種更好的方式解釋人類為什么更聰明?
認為智力是固定不變而且100%可遺傳的智力理論史不怎么令人稱道。這些理論一直被用來證明很多事情,從奴隸制度,到優生學家讓智力低下的女性絕育。
雖然學術文選中仍然使用智商測試和一種固定的一般智力的概念,但是它們仍然帶有一些惡名,F代理論往往更注重各個種類的“智力”。
很多人反對繼續使用智商測試的方法。智商測試通常包括語言、空間和數字推理問題。但是沒過多久,人們就開始呼吁更有建設性的想法了。而且,事實證明,智商測試在預測一個人的一生是否成功這方面也不準。
智力與遺傳
不過,雖然大多數人不認可智商完全可以遺傳的想法,但是收養研究表明,人類的智力水平在某種程度上的確取決于生身父母的能力。
科羅拉多收養項目的研究人員約翰•德弗里斯發現,被收養的兒童和他們的生身父母在認知能力上有著很強的聯系。人的認知能力在3歲到16歲之間急劇增長。德弗里斯還發現,被收養的16歲的青少年的智商與其養父母的智商沒有關系。精神病學副教授伯尼•德夫林對212項研究進行了綜合分析,發現在對智商分數產生的影響當中,遺傳占48%,產前護理占20%,環境和偶然性占32%。就智力而言,目前認為基因和環境都對智力有影響。
多個研究顯示,改變環境會影響貧困兒童的智商分數。研究發現,讓貧困兒童服用維生素和礦物質3個月,他們的智商分數提高了4個百分點。如果有一位愛說話的母親,兒童的智商分數平均能提高6到7個百分點。
當然,這些研究仍然用智商來衡量智力。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有各種各樣、相互獨立的智力,一些人在其中一些智力上會高人一籌。他認為智力包括語言、邏輯與數學、空間、身體與運動感覺(他舉例說大衛•貝克漢姆就是一個身體與運動感覺方面的天才)。有人認為“身體與運動感覺”和“邏輯與數學”不能相提并論,但是加德納認為,應該根據社會的價值觀來決定把什么視為智力。
智力與大腦
還有些人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研究智力。神經生物學家約翰•羅德爾等發現了一種與學習和記憶有關的“智能”酶——Src。Src可以激發神經通路的建立,而神經通路能幫助存儲和傳輸信息。根據上述發現,他們預測提高智力的藥品的問世并非遙不可及。
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也從神經生物學的角度研究了智力。他分別衡量了高智商者與低智商者的反應時間、檢查時間和腦波類型。高智商者對復雜刺激的反應更快、更一致。面對不熟悉的任務,高智商者比低智商者的大腦活動也更多。但是對于熟悉的任務,反應卻是相反的。
在愛因斯坦死后對他的研究發現,雖然愛因斯坦的大腦在大小上屬于平均范圍之內,但是在愛因斯坦的大腦中,關系到數學、視覺和空間思維的大腦下頂葉比普通人大15%,而且屬于特殊類型。這表明,某種能力可能與大腦某個特定區域的大小和結構有關。
何謂天才
人們在什么時候會認為一個孩子有天才?這取決于所依據的智力理論。采用霍華德•加德納的理論的人可能會認為,在加德納提出的幾種智力中,如果在其中一方面表現出色,就算是有天才。但是,人們還是最常使用智商來衡量天才。
在智商領域中,100為平均值;美國認為智商在130至150的兒童比較有天才。非常有天才的智商約為180。哈佛大學的教育學家埃倫•溫納認為,使這一小部分非常有天才的兒童與其他兒童區分開來的是兩種因素:一是掌握一個學科的本能沖動;二是在獨立的突破性思維中,有足夠的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記憶。但是非常有天才的兒童長大后不一定都出類拔萃,當然也不可能都成為天才。上述情況可能可以證明,智商所衡量的能力很有限。
至于天才到底是天生的還是創造出來的,也存在爭論。邁克爾•豪教授認為,人們夸大了遺傳的作用。他的研究認為,勤奮、決心、積極性和專注是重要的因素。
其他研究人員指出,天才的音樂家、運動員和外科醫生投入超強度練習,這種練習使某種技能成為第二天性,因此有人就可能精通某種技能。天才基本上局限于一種技能,這符合加德納認為存在多種相互獨立的智力這一觀點。
(摘自《星期日泰晤士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