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聯合國9月10日電 聯合國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9日在泰國曼谷發布了全球合成毒品使用情況的評估報告。報告指出,苯丙胺(安非他明)、冰毒、搖頭丸等合成毒品的使用在大部分發達國家趨于穩定,但在東亞、東南亞和中東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卻日趨嚴重。
據聯合國網站報道,報告指出,全世界每年苯丙胺、冰毒、搖頭丸等合成毒品的使用量超過可卡因和海洛因二者的總和。苯丙胺類興奮劑的全球市場價值為650億美元。
在經歷了上個世紀九十年達的大幅增長后,北美、歐洲和大洋洲合成毒品的使用趨于穩定,甚至出現了下降;但近幾年來,合成毒品迅速向世界其他地區蔓延,開拓了許多新的市場。
人口眾多、財富增長迅速的亞洲就是其中之一。2006年,近半數的亞洲國家發現冰毒的使用增多。沙特阿拉伯2006年繳獲了12噸苯丙胺,占全球繳獲量的四分之一;2007年又繳獲了14噸苯丙胺。在南非,過去五年中冰毒消費量也不斷上升。
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科斯塔表示,有些人錯誤地認為,合成毒品既不殺人也不傳播艾滋病毒,因此是無害的,這種觀點導致人們缺乏對待合成毒品應有的正確態度、政策和措施,非常有害。
科斯塔指出,合成毒品使用者可能會感到吸毒使他們的自信、體能和交際能力增加,但他們很快就會產生對毒品的依賴性,出現嚴重的精神問題甚至腦損傷。偏執、腎衰竭、暴力行為、內出血等都是合成毒品的副作用。
從生產角度來看,全球每年苯丙胺類興奮劑的產量穩定在500噸左右,不過也存在很大的地理差異。美國和歐盟國家查獲的制毒實驗室數量在減少,但臨近國家的制毒實驗室數量卻在增加,例如,北美的加拿大和墨西哥,東南歐的土耳其。目前為止單次繳獲數量最高的一批搖頭丸重達4.4噸,是澳大利亞生產的。
和可卡因、海洛因等以植物為原料的毒品不同的是,用于合成毒品的原料具有合法的工業用途,因此追蹤難度較大。人們甚至可以在自家廚房中生產冰毒,在車庫里壓制藥片。一家制毒實驗室被關閉,另一家很快又開張。一種前體化學品無法獲得,制毒者就轉用另外一種。這種情況增加了緝毒工作的難度。
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執行主任科斯塔指出,十年以前,合成毒品的生產還是一種小作坊工業,但現在已經發展成為由有組織的犯罪集團控制的大工業。這些犯罪集團涉及從走私前體化學品、生產毒品和販運毒品的整個過程。
科斯塔表示,鴉片和古柯的種植往往集中在那些不受政府控制的地區,例如阿富汗和哥倫比亞的部分地區,苯丙胺類興奮劑的產地分布也具有相同的特點。具備大型工業生產規模的制毒實驗室往往出現在法律薄弱、腐敗盛行、地方官員與毒品販子同流合污的地方。
科斯塔指出,全球在打擊合成毒品方面應采取更明智的行動,以免問題失控。他在曼谷正式啟動了毒品和犯罪問題辦公室的一個新方案,這個方案旨在與各國政府、特別是一些熱點區域的政府合作,加強對合成毒品的監測、分析、報告和趨勢研究,改善各國收集、分析和共享有關合成毒品使用和販運方面的信息的能力。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