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明:此文版權屬《國際先驅導報》,任何媒體若需轉載,務必經該報許可。)
美日韓防備的實際上不是防朝鮮發射成功,而是防朝鮮發射不成功
朝鮮中央通訊社發表新聞公報說,朝鮮于當地時間5日11時20分(北京時間10時20分)成功發射“光明星2號”試驗通信衛星。此前三國出動的7艘宙斯盾艦均未對火箭實施攔截活動。在一級火箭墜入大海前后的5分鐘里,各方都做了什么?朝鮮衛星升空后,各方又是如何應對的呢?
美日韓最怕這5分鐘
日本是實施攔截準備的主角,原因是萬一朝鮮火箭有意或無意墜落,日本都在火箭軌道必經之處,而且預警與反應時間極短。因此日本早早于朝鮮發射前一周就出動三艘宙斯盾艦。這三艘艦的配置是“金剛”號和“鳥海”號打前鋒,在朝鮮與日本之間的日本海實施前沿監測與攔截,“霧島”號則駛入太平洋,與美軍艦只一起打中鋒,實施中段監測和攔截。
韓國派出的一艘艦與日本的前鋒艦執行類似任務,但由于韓國不在火箭預計的軌道下,相對超脫。而美國本土的國家導彈防御系統身處大后方,既有充分時間反應,又有前面兩層攔截,也相對安然一點。最有壓力的無疑是日本。
朝鮮兩級火箭分別落于日本海和太平洋,間隔約五六分鐘。在這關鍵的5分鐘,日本宙斯盾艦及更高決策層的壓力可想而知。面臨這種壓力,日本方面不可能將攔截決定權交給前方艦長甚至操作手。早在軍艦出發前,美日決策層必已定下預案:如何監測跟蹤,得到何種參數后實施攔截,監視得到何種參數后放其過頂等等。
從三方未攔截的情況看,事先諸如“攔截朝鮮導彈”的種種消息實際上是一種策略,目的在于威懾朝鮮,使其放棄發射活動。
日本為什么沒攔截
實際上美日韓三方早有兩手準備。此次出動軍力最主要的目的是兩個:
一為收集情報。大量反導預警雷達與宙斯盾艦部署到位、開機警戒,能收集到朝鮮火箭發射方方面面的情報。核心情報可以用于分析朝鮮的導彈能力,也可以將獨有電子特征錄入作戰系統,用于日后作戰時判斷導彈型號、性能等。
二為以防萬一。這種防備實際上不是防朝鮮發射成功,而是防朝鮮發射失敗。朝鮮如果發射成功,則一級火箭墜入日本海,二級火箭墜入太平洋,衛星升空入軌,對日本毫發無損。但如果朝鮮火箭失控,則極有可能落入日本境內。這時它攜帶的無論是彈頭還試驗衛星,都對日本有巨大傷害。
因此,具有諷刺意義的是,當紅外預警衛星發出朝鮮火箭升空警報以后,美日韓戰備執勤人員最關心的竟然與朝鮮發射人員一樣:擔心朝鮮火箭不按預定軌道上升,一二級火箭不能成功分離等等。
在預警衛星、地基雷達與宙斯盾系統雷達注視下,朝鮮火箭的每個角度和速度變化都時刻被換算成可能的落點。一二級火箭分離、搭載物與火箭分離這兩個關鍵點尤其重要,當美日韓方面在這些關鍵點判斷朝鮮火箭不會落到日本境內,搭載物向地球軌道飛去時,“標準3”攔截導彈就沒有必要發射了。
短短幾分鐘可能引爆戰爭
從美日韓對朝鮮衛星發射的實際反應看,盡管三方在軍事上有攔截朝鮮衛星的能力,但并沒有扼殺朝鮮衛星能力的政治考慮,更不想進一步刺激朝鮮誘發戰爭。
無論如何,朝鮮在重重監視與三國導彈瞄準中發射了自己的試驗衛星“光明星2號”。今后幾天里,朝鮮方面最核心的工作是測控衛星,看它是否達到了預定的軌道,發揮了通訊效果。而美日韓情報部門則要忙著整理所獲情報,判斷朝鮮由此獲得的導彈能力與衛星能力在軍事上有多大的作用。
然而問題并未結束,試驗衛星只是各國發展航天的起步,朝鮮今后為經濟和軍事考慮,必然會繼續進行更多的衛星試驗與發射工作。今后的每次發射活動,是不是都會像這次一樣把東北亞推向戰爭邊緣?要知道,在那短短的幾分鐘內,任何一方稍稍一點機器或人員的失誤,都有可能導致悲劇,接下來就會是軍事對峙、沖突甚至戰爭。
與核武器不同,朝鮮要擁有自己的衛星誰都無權阻攔。為了避免每次正常的衛星發射都帶來軍事誤判風險,一個與朝核問題六方會談相似的通報、磋商和互信合作機制有必要建立起來。(寇立研)
Copyright ©1999-2025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