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和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于美東時間10月15日晚上9時(北京時間16日早上9時)在紐約霍夫斯特拉大學展開總統選舉投票前的最后一場電視辯論。雙方坐在同一張桌子前就各自的經濟計劃展開唇槍舌戰。
中新網10月28日電 美國兩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和麥凱恩雖然就政見上的分歧針鋒相對,但兩人都在東南亞經歷過人生一頁。據香港《文匯報》援引美聯社的報道說,奧巴馬在印度尼西亞度過童年,麥凱恩則在越南當戰俘。分析認為,無論誰當選,這些經歷都可能會影響日后的亞洲政策。
印度尼西亞童年 VS 越南戰俘
兩個經歷同樣始于1967年。當年31歲的麥凱恩駕駛美軍飛機被擊落,在越南淪為戰俘5年半。他透露有一次被毒打,囚友便對他說:“起來!為我們的國家再次戰斗!”麥凱恩以此為競選活動焦點,過往也不計前嫌,在國會中推動美越關系正常化,獲得稱許。
奧巴馬6歲離開夏威夷,跟隨母親與繼父到印度尼西亞居住4年。他在自傳中說過,與農民、工人和小官的孩子交朋友,還憶述與一名男孩打架以后,繼父責備他,使他明白到“世界充滿暴力,變幻無常,非常殘忍”。
美國梅雷迪恩大學政治學教授韋伯說,麥凱恩的戰俘經歷深化了他堅強的性格、對工作的堅持和面對壓力的堅毅。太平洋CSIS智庫組織主席科薩說,不少東南亞人把奧巴馬當成“自己人”,但他們的期望可能過高,指如果奧巴馬當選,上任后跟隨過往美國總統的做法,捍衛和拓展美國利益,會讓亞洲人失望。
丹佛大學國際關系學者阿德爾曼說,難以估計兩人在東南亞的生活會怎樣影響上任后的政策走向,但應會對亞洲地區“感同身受”,不會把亞洲冠以一貫的刻板形象。
奧麥亞洲政策對比
中國
奧麥曾把中國看待成伙伴,但更多時間卻視為敵人,仍會在某些話題上批評中國。然而兩人也體認到美國需要中國幫助。
朝鮮
奧巴馬力求擺脫強硬作風,愿意跟平壤直接對話,與布什目前的做法相同。他稱需“發展強大的國際聯盟”,以解決朝鮮核問題。
麥凱恩指摘奧巴馬天真,批評他愿意無條件與朝鮮領導人金正日會面,又稱朝鮮是“極權國家”,質疑對方會否確實去核化。
巴基斯坦
奧巴馬說,若“基地”分子現身巴國,巴國政府又不采取行動,他會單方面采取軍事行動。他稱會與盟友堅持巴國要對付塔利班分子,追捕拉登。
麥凱恩批評奧巴馬事先張揚軍事行動的政策。他去年曾說,美國需向巴國作長期承諾,幫助對方打擊極端主義,清剿激進分子的避難所。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