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9月4日閉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與其妻子辛迪在會場。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當地時間8月27日正式提名特拉華州國會參議員拜登為副總統候選人。拜登接受提名后,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奧巴馬意外現身會場。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9月4日閉幕。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與其妻子辛迪在會場。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美國民主黨全國代表大會當地時間8月27日正式提名特拉華州國會參議員拜登為副總統候選人。拜登接受提名后,獲得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提名的伊利諾伊州國會參議員奧巴馬意外現身會場。 中新社發 李靜 攝
|
中新社洛杉磯九月五日電 (記者 張煒)“奧巴馬和麥凱恩無論誰上臺,對中美關系的影響都不壞。”旅居洛杉磯的多位華裔學者今天在展望美國大選和中美關系前景時作出上述判斷。
隨著美國兩黨全國代表大會相繼落幕,奧巴馬和麥凱恩的總統大選決賽正式開跑。南加州大學教授張文基告訴記者,麥凱恩的接受提名演講非常成功,他把自己與布什政府做了適當的切割,強調了自己不平凡的經歷,并把自己塑造成一個改革者的形象。張文基說:“盡管初選民調落后,但麥凱恩仍有很大的勝選機會。種族因素是一個無法回避的重要因素,種族因素并沒有在初選民調中顯示出來,但真正到了投票的時候,那些對奧巴馬的膚色有看法的隱性選民會顯露出來。”
洛杉磯華夏政略研究會會長王中平認為:“民主黨是否獲勝,關鍵要看團結還是分裂。”他說,從初選階段的選情來看,民主黨占優勢,共和黨要想勝選,最重要的機會是民主黨分裂,希拉里的部分支持者如果流失,共和黨的機會就會大增。他舉例說,當年民主黨總統卡特與愛德華·肯尼迪黨內競選激烈,最后被共和黨的里根漁翁得利。
談及美國大選結果對中美關系走向的影響,幾位接受采訪的學者都認為,奧巴馬和麥凱恩無論誰上臺,對中美關系的影響都不算壞。來自臺灣的學者史學穎說,美國兩黨的中國政策大同小異,都認識到中國政經實力正在崛起的事實,目前的國際情勢有利于中國,無論誰當選,美國都需要“拉攏”中國。
洛杉磯資深政治評論員鄭浪平則認為,如果奧巴馬勝出,可能會對中國的“軟件”比較挑剔,比如民主、人權、環保等;如果麥凱恩贏得大選,可能會對中國的“硬件”施加壓力,比如國防、地緣戰略等。
王中平則認為,民主黨主政對中國的壓力更大一些,不過在中美關系的核心問題——臺灣問題上,民主黨上臺對兩岸關系發展更有利。他認為,民主黨希望通過臺灣來改變中國(大陸),共和黨是想利用臺灣來控制中國(大陸)。
張文基稱麥凱恩與布什政府走的新保守主義路線不同,如果麥凱恩當選,會秉承傳統保守主義,對外政策比較務實。他列舉史實說,同屬傳統保守勢力的尼克松和里根總統在選舉期間對華態度強硬,但在任內卻促成了中美關系發展的重大事件:中美關系正常化和簽署“中美八·一七公報”。
“從北京成功舉辦奧運會來看,中國崛起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最近俄羅斯與格魯吉亞發生軍事沖突后,國際形勢發生變化,美國會把主要精力放在歐洲和中東,中國應該緊緊抓住這個戰略機遇期,做好自己的事情。”洛杉磯資深政治評論員鄭浪平說。(完)
圖片報道 | 更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