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7月22日電 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21日抵達伊拉克,繼續其中東與歐洲的外交旅程。奧巴馬此次外訪受傳媒重視,在歐洲民間也掀起熱潮。但專家警告,曝光率高對奧巴馬未必是好事,這可能令競選逐漸變成對奧巴馬的公投,而不再是“對布什的公投”,令麥凱恩坐收漁人之利。
據香港《明報》報道,奧巴馬此次外交之旅吸引大批記者隨團,當中更包括星級主播,與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3月出訪中東歐洲的冷淡成強烈對比,惹來偏袒之嫌。據美國新聞卓越計劃(PEJ)統計,傳媒報道中,奧巴馬便占去三分二篇幅。7月7日至13日期間奧巴馬所占的分量為77%,但麥凱恩卻只有48%。
國內民調僅領先3百分點
PEJ主任羅森施蒂爾指出,若傳媒對奧巴馬的專注持續,競選便漸漸變成對奧巴馬的公投,而再不是“對布什的公投”。事實上,得到傳媒愛戴并不代表會贏,2000年共和黨初選的麥凱恩也曾是傳媒寵兒,曝光率甚高,但兩人都無法勝出。
奧巴馬雖然贏盡傳媒心,但據蓋洛普民調,奧巴馬的民望目前卻只領先麥凱恩3個百分點,這跟他在歐洲的受歡迎程度大相徑庭。皮尤民調顯示,奧巴馬在德國的民望以49個百分點壓倒對手,在法國的差距更達51個百分點,英國也有30個百分點。但歐洲官員卻擔心奧巴馬缺經驗,認為民眾對奧巴馬期待過高。
默克爾總理辦公室一名匿名官員說﹕“德國現時正彌漫著奧巴馬熱,但我想他一旦成為總統,很多人的希望都會幻滅。”與默克爾同屬基督教民主聯盟的議員克萊德亦說﹕“奧巴馬那么受歡迎是因為人們預期他會跟布什的政策決裂,但人們卻不明白那會意味著什么。興奮通常是失望的前奏”。
或遭抹黑“非我族類”
事實上,奧巴馬此行的主要對象始終是美國選民,外國人的愛戴對他反而是隱憂。有民主黨分析師擔心,共和黨或趁機再施展抹黑對方為“非我族類”的慣常招數,就像2004年把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說成“法國人”一樣。奧巴馬身上有不少“非我族類”的元素,麥凱恩最近推出新競選口號“國家為先”,便被視為暗諷奧巴馬。
布魯金斯學會伊拉克問題專家奧漢隆警告,奧巴馬要提防“布萊爾效應”。布萊爾當年因跟進布什出兵伊拉克而受美國人支持,但他在國內卻不受歡迎,被嘲為布什的“哈巴狗”。奧漢隆說﹕“若奧巴馬在美國選民眼中變成世界的‘哈巴狗’,那會對他不利。”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