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10月20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卑躬屈膝靠拾荒維生,換來不足以餬口的微薄收入。香港一項調查發現,逾80%拾荒者沒有領取綜援,近60%人單靠拾荒每月掙取不足400元收入,最年輕的拾荒者竟為8、9歲的小學生,年紀小小便跟隨祖父母撿垃圾,補貼生活。
有學者表示,金融海嘯的沖擊逐步呈現,隨著失業人士增加,中年“拾荒團”已加入戰團“爭飯食”,令拾荒長者生活更趨艱難,建議特區政府把生果金增至1100元,但不應設立資產審查的門坎。
香港浸會大學與和富社會企業,于2006年起至今年初訪問358名拾荒者,大部分住在元朗、大埔及黃大仙區,其中74.5%近5年才加入拾荒行。50.9%受訪者年過66歲,40.8%為46至65歲,只有8.3%是45歲以下的人士。同時,約70%的拾荒者是女性。
調查發現,分別有85.8%及55.6%受訪者并沒有領取綜援及生果金。拾荒原因方面,84.1%人是為了賺取收入,然而56%受訪者每周僅賺得100元或以下,只有7.3%人每周拾荒可賺到逾400元收入。
而拾荒地區則以元朗區為主,其次為大埔區、九龍城區及觀塘區,主要流連屋苑及超市。84.7%是撿紙皮,75.5%撿鐵罐,76.1%撿報紙,其余則包括二手貨物、電器等。
負責調查的浸大社會工作系助理教授李建賢表示,雖然拾荒者仍以長者為主,但發現天水圍區的中年拾荒者開始冒起,“現在經濟開始差,失業率或會上升,新界西北地區已出現中年拾荒者加入競爭,趕走不少公公婆婆,令長者生活更慘。”
調查也發現,新界北區有少量的年幼拾荒者,最年輕的僅8、9歲,陪伴祖父母撿紙皮補貼生活。他建議,特區政府應將生果金增至1100元,才足夠讓長者應付日常開支,但強調不能引入資產審查,以免長者因怕手續麻煩而不愿申請,令拾荒長者生活更差。而社福界應繼續拓展“食物銀行”,以支持拾荒長者。
圖片報道 | 更多>> |
|
- [個唱]范范個唱 張韶涵助陣破不和傳言
- [情感]男子街頭菜刀劫持女友
- [電影]《非誠勿擾》片花
- [國際]烏克蘭議員在國會比試拳腳
- [娛樂]庾澄慶說沒與伊能靜離婚
- [星光]小S臺北性感代言
- [八卦]江語晨與周杰倫緋聞成焦點
- [科教]南極科考雪龍船遭遇強氣旋